探析幼儿入园适应期问题出现的原因

2016-05-30 06:18王璐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0期
关键词:适应焦虑幼儿

王璐

摘要:适龄幼儿突然间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和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与完全陌生的老师、伙伴相处,加之不情愿地参与相对不自由、有规则约束的集体活动,难免会出现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导致情感、生活和交往等方面各种不适应问题的出现。幼儿出现入园不适应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从生态学因素分析,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和活动方式的改变引起的;从心理学因素分析,主要是安全需要的暂时缺失、情感依恋的迁移以及幼儿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调节不足所致;从社会学因素来看,主要是由幼儿人际交往关系的变化及社会角色的转变造成的。只有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关键词:幼儿;适应;入园适应期;焦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58-03

适应是个体为与环境取得和谐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且不断发生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对个体的生存起决定作用。进入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起点,是外界环境的一次巨大变化,也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顺利适应这一人生中的第一次环境巨变等同于成功迈出了社会适应的第一步。对幼儿来说,入园就是要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亲人的疼爱呵护,进入新的环境、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扮演新的角色、开展新的活动,能否很好地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入园适应期

入园前,幼儿基本局限于家庭这一单一的生活圈,入园后,幼儿便要从熟悉的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学习,而且还要努力将这种陌生的环境转变成熟悉的生活场所,要顺利地完成转变,必然要经历一定的适应时期和适应过程。

(一)入园适应期的概念

入园适应期,是指幼儿正式独立地在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最初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研究调查显示,新入园幼儿在入园适应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情感、生活、交往三个方面:首先表现在情绪情感上,最直接的是幼儿入园时常常会出现哭闹纠缠、烦躁不安、情绪波动等现象;其次表现为幼儿入园后进入班级集体生活的生活自理方面,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肯吃饭、午休困难、食欲变差等;最后表现在幼儿与教师、同伴的人际交往上,比如幼儿变得胆小沉默、无端拒绝幼儿园的玩具、不愿接近老师和同伴、不愿参加老师组织的游戏活动等。

(二)入园适应期的关键作用

在生物学研究范畴中,常常把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以求更好生存的能力称为适应性。幼儿在与新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由于身心各方面水平的发展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一切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是,幼儿自身知识经验缺乏,语言能力、认知水平等各方面能力正在不断发展中,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各种矛盾便应运而生。幼儿必须努力融入新的幼儿园生活环境,遵守集体活动的基本规则规范,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新的人际交往,这便成了新入园幼儿的适应过程,也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转折时期。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儿童在最初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保持长久,影响一生;如果这一时期的社会化得以顺利发展,将有助于儿童增强自信心,发展自我意识,促使儿童情绪情感、品德意志朝着良好方向发展;相反,假如这一时期的社会化遇到障碍,则会引起儿童的焦虑、退缩、逃学、违法、品行障碍等问题,对其社会化进程埋下隐患。因此,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进人幼儿园集体生活,其适应过程的顺利与否将为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入园适应期问题出现的原因

适龄幼儿突然间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和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与完全陌生的老师、伙伴相处,加之不情愿地参与相对不自由、有规则约束的集体活动,难免会出现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导致情感、生活和交往等方面各种不适应问题的出现。幼儿出现入园不适应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一)生态学影响因素

1.生活环境的变化。作为生态环境组成因素之一的个体,必须与总体生态环境建立和保持某种和谐,并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对幼儿来说,入园便意味着日常生活环境从家庭变成了幼儿园,这种变化对刚满三岁的幼儿来说是巨大的,环境的变迁使得幼儿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一切与原有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并且与自身的发展相去甚远,这时,幼儿与新的环境达不到和谐,内心安全的天平被打破,幼儿便产生焦虑不安、紧张不适感,出现哭闹等反应。

对于新的生活环境的陌生恐慌,对于从未体验过的集体生活的紧张害怕,种种的不习惯和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必然导致幼儿在生活、情感和交往各方面出现不适应问题。幼儿对环境的变化越敏感,对新环境表现出的恐惧和陌生就越多,入园不适应则越严重。

2.活动方式的改变。幼儿在家庭生态环境中有着自己的特定地位,是被关怀的对象,是生活的中心,有着相对稳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基本上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时,幼儿作为个体必须适应与服从以集体生活为主的规则要求,学会按时作息、合作游戏、统一行动等,努力让自己适应并融入集体生活,这对于社会化进程处于初步阶段、自控能力尚未发展的三岁龄幼儿来说是很难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活动范围的立即扩大,活动内容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活动方式从自由、无约束的个体活动变成了有约束、有规则要求的集体活动,是导致幼儿出现入园不适应的重要因素。一般在家较少受到约束的幼儿初入园时大多都不太容易跟不上集体进度,较难适应并融入团体生活。

(二)心理学影响因素

1.安全需要的暂时缺失。幼儿出现入园适应期问题,究其本质,是由于幼儿基本需要尤其是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所引起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的需要是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等级构成的,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其他高级需要(如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的需要,探求新鲜事物的需要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在家与父母一起时是安全的、自信的、可以得到满足的,而入园后,幼儿突然间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与完全陌生的老师、伙伴相处,加之相对不自由、有规则的集体活动的约束,以及受到陌生环境中不安全因素的威胁而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此时,幼儿安全需要的暂时缺失所带来的恐惧感使得幼儿的安全需要急需得到满足。

2.情感依恋的迁移。依恋指幼儿与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之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结。幼儿从出生起就与父母或其他直接养护者朝夕相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幼儿对父母或养护者的依恋,并形成了稳固的依恋关系,建立了安全感的基础,幼儿得以信任和依赖的父母成了幼儿的依恋对象,也成了幼儿安全的象征。有研究发现,当依恋对象突然不在幼儿的视线之中时,他会努力去寻找,找不到时便会不安地哭闹起来。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突然离开了原有的依恋对象,此时幼儿面临“情感迁移”的心理,即把依恋对象逐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并与他们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幼儿对父母的依恋是在双方日积月累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情感依恋对象的迁移必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即入园适应期。在此期间,固有依恋对象的突然离开和陌生对象的不断接近使得幼儿的安全需要暂时缺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心理上的恐慌不安和焦虑。正如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所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陌生环境具有一种生物基础的自发恐惧反应,一旦幼儿有能力将熟悉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加以区分,在与熟悉的养护者分离时,幼儿本能地对陌生的面孔和环境感到恐惧,便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

(1)分离焦虑。当幼儿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威胁时,就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是幼儿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依恋的对象(主要是亲人)分离时,随即产生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紧张、恐慌等情绪。受自身生活经验、心理发展、年龄等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离开父母初次进入幼儿园时便会产生分离焦虑。

本研究发现,幼儿对其亲人的依恋程度越高,因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程度越严重,同时幼儿的情绪容易相互影响,若有一个孩子哭闹,其他孩子也常会被感染而随之哭闹,使分离焦虑加重。

(2)陌生人焦虑。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在真正的依恋形成之前,大多数幼儿对陌生人的反应都是积极的,一旦依恋形成,面对陌生人时就会产生焦虑。当出现陌生人时,幼儿就会把亲人视为“安全基地”,紧抓不放,直到跟陌生人熟稔了,才会慢慢放松,一旦亲人离开,他们马上又会开始焦虑不安。一般从6、7个月起幼儿开始出现害怕陌生人的现象,8~10个月时最为严重,1周岁以后强度逐渐减弱。但这种焦虑到2岁、3岁、4岁时还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在陌生环境里接近陌生人时,他们还会表现出警觉。这种与熟人接近时表现出的微笑、细语、欢迎、亲近等其他积极回应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在陌生人接近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被称为“陌生人焦虑”。进入幼儿园后,幼儿面对全新的人际环境和许多陌生的面孔时就会产生陌生人焦虑。

本研究发现,陌生人焦虑的程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性格内向的幼儿身上表现得更加严重。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了幼儿在园的正常学习生活、游戏参与以及人际交往,使幼儿失去了许多有利于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活动机会,也影响了幼儿顺利融入幼儿园生活的进度。

3.心理防御机制的调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当个体面临冲突或挫折的紧张情境时,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入园前,幼儿的一切生活都由家长负责,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得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新生活的自理能力薄弱;入园后,他们开始真正接触社会,也开始学习独立,幼儿随之面临熟悉新环境、生活自理、自我服务、结交新朋友、培养新常规、学习新本领等一系列新任务,这些对幼儿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幼儿因担心害怕而变得紧张不安。由于入园期幼儿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并渐趋成熟的阶段,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完善,大脑神经系统正处于发展之中,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种种矛盾和压力加剧了幼儿入园适应的心理障碍,导致幼儿心理失衡,不能很好地进行心理防御机制的自我调节,从而出现多种入园适应困难。

(三)社会学影响因素

1.人际关系的变化。“人际关系”是指人们通过交往形成的、可以满足某种需要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关系,心理学中人际关系主要指家庭中的亲属关系、单位中的同事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根据交往的深度人际关系分为互不相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五个阶段。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幼儿大多只与家庭成员尤其是亲人之间进行着频繁的互动,形成了面对面亲密的交往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就算是到了外界,也是由熟悉的人带领,不必让他自己来处理人际交往的种种问题。而在幼儿园中,幼儿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同伴,交往对象的非固定性和变化性使他们之间无法形成像家庭中那样一对一相对不变的固定关系。其人际交往从亲人间的小范围交往变成了师生同伴间的交往,交往方式也从众星捧月的“小太阳中心”转向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维系的师生交往方式和必须以平等相处为前提建立的同伴交往方式。面对幼儿园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交往对象,幼儿的人际关系显然处于互不相识的第一阶段,与亲人之间的亲密交往关系相比,此时的人际关系处理难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薄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可能使幼儿对他人一见如故,幼儿的人际交往受到挫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并形成从互不相识到亲密稳定的良好人际交往关系。

2.社会角色的转换。社会角色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社会角色转换”是指当社会对个体提出了新的行为期待时,个体就会转换原有的角色行为,寻找新的角色模式,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相继进入不同的社会化阶段,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进行对应的“社会角色转变”。角色转换不恰当,角色紧张无法消除,便会产生角色冲突,即因与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个人心理或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调适,角色的行为选择将发生障碍,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

在家庭中,幼儿往往是所有家庭成员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百依百顺、溺爱娇纵、一切代办,幼儿在心理上有满足感和自豪感,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十分突出。而入园后,教师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幼儿失去了“集宠爱于一身”和“备受瞩目”的感觉,幼儿的社会角色随即从亲子关系中的“宝贝孩子”转变成了师生关系中的“学生”,其社会地位也从父母万般疼爱的“专宠儿”变成了教师平等对待的“均等儿”,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地位的重大变化使幼儿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幼儿会因不能及时恰当地进行社会角色转换而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出现明显的入园不适应。

总之,只有明晰幼儿入园适应期问题出现的原因,家长、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适应期,快乐、自信地融入幼儿园生活。

参考文献:

[1]张艳绯.如何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的适应期[J].黑河教育,2007,(06).

[2]范秀娟.小班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情况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1,(03).

[3]张博.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分析及对策(上)[J].幼儿教育,2000,(Z1).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9-330.

[5]但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王有智、欧阳仑.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修订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适应焦虑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