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肾病的高血压如何用药

2016-05-30 10:48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肾小球肾功能肾脏

高血压与肾病互为因果,治疗须双管齐下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仅仅表现为血压增高,无其他不适及临床表现。随着高血压持续时间的推移,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而出现的肾脏损伤,称为高血压肾病,主要原因是血压升高,增加了肾小球内毛细血管的压力,引起肾血管病变,导致肾缺血性损伤,促进肾小球硬化。

临床中同样常见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则发生于肾脏损伤之后,多见于肾脏血管疾病(如肾动脉狭窄)和肾实质性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多囊肾、糖尿病肾病、肾脏肿瘤等),在肾脏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发生高血压。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95%以上可合并高血压,此时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加引起的容量负荷过重,肾素升高,交感神经反射增强,一氧化氮产生减少和内皮素分泌增加所致的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而血压升高及控制欠佳,又进一步加剧肾脏病变使肾功能减退,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高血压与肾病犹如“鸡生蛋”的关系,肾病可继发于高血压,高血压可导致肾损害,两者互为因果。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目前已经成为人群中最普遍的一种疾病。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长期血压控制未达标可能严重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并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亦是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50%~75%的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均和血压升高有关。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估计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有2.6亿。而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即平均两个60岁以上老人中便有一个为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好血压是延缓重要脏器损伤的关键,本文将重点介绍伴有肾病的高血压的康复及用药。

病因治疗是基石,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针对肾病引起的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治疗是基石。积极治疗肾脏本身疾病,对于肾血管性疾病如严重的肾动脉狭窄,可选择介入手术治疗,早期的肾动脉狭窄解除后,血压大多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对于肾实质性病变则应积极早期诊断、规律治疗,有效逆转肾脏病变,延缓肾脏损害进程,有助于控制血压。

控制伴有肾病的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极为重要的部分。

减少钠盐摄入 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量应逐步降至6克,生活中应尽量减少烹调用盐,使用可定量的盐勺,同时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少食或不食用钠盐含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各类腌制食物如咸菜、香肠、腊肉以及各类炒货;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肾功能尚好者,可选择食用含钾的烹调用盐,或适当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香蕉等。

规律运动 提倡有氧运动,如步行、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项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身体可以耐受为标准。

营养均衡,合理膳食 少吃或尽量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多食用蔬菜、新鲜水果,鸡蛋则尽量每周不超过5个;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肾功能损害进程,建议尽量选择鸡蛋、牛奶、鱼虾等优质蛋白,避免豆制品(豆腐、豆浆)等人体难以吸收利用的植物蛋白。

控制体重,限制热量摄入 控制高热量食物,如高脂肪食物、油炸类、含糖饮料等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腹型肥胖可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同时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建议成年人腰围应控制在95/80厘米(男/女)。

戒烟 吸烟或被动吸烟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主动戒烟、协助他人戒烟,获益颇多。

限制饮酒 尽量减少和控制饮酒,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 15克。

减轻精神压力 精神紧张、易激动、抑郁等精神因素已成为目前高血压发生率增高的重要促进原因之一。主动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精神愉悦,正确面对生活、工作压力,积极寻求专业心理疏导,有助于血压稳定。

药物治疗目标血压130/80毫米汞柱

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病患者通过降压药物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可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程,是防范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键。目标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尤其重要,建议优先选用既能降压又能有效保护肾脏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降低系统高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损害进展。高血压伴肾脏病的患者,尤其有蛋白尿的患者,应将其作为首选。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能有效降低肾小球内高压、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蓄积,常用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此类药物的禁忌症有高钾血症、对ACEI有致命性不良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肌酐大于265微摩尔/升、双侧肾动脉狭窄和妊娠等。使用过程中须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电解质的变化,根据病情咨询专科医生调整用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与ACEI作用类似,但疗效不受非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催化生产的血管紧张素影响,同时不引起刺激性干咳。对于使用ACEI/ARB血压不能达标的患者可考虑加用长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CCB可减少肾脏肥大,调节系膜大分子转运,降低残余肾脏的代谢活性,减少自由基形成,更容易使系统血压下降至目标水平而延缓肾脏损害进展。对于肾功能显著受损如血清肌酐水平大于265微摩尔/升,或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分钟或有大量蛋白尿,首先用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利尿药可选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对于终末期肾病的降压治疗,未规律透析者一般不用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优先推荐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袢利尿剂等降压药物。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脏损害的药物治疗,如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微量蛋白尿和肌酐水平轻度升高,应积极控制血压,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条件下,可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必要时可联合应用2~3种降压药物,其中应包括ACEI或ARB中的一种。

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病患者选用降压药物的基本原则,应从小剂量开始,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合理联合用药,个体化选择降压药物。患者应当具备良好的降压观念,掌握家庭血压自测方法,定期监测肾功能,遵医嘱选用合理降压药物。积极控制肾脏原发病,尽早血压达标,以期延缓肾脏损伤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猜你喜欢
肾小球肾功能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