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发展思路研究

2016-05-30 10:48刘珊珊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发电企业新能源发展

刘珊珊

摘 要: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迈入新阶段,电力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新能源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009-02

一、面临的机遇

从宏观形势来看,一是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将是“十三五”能源发展的主基调。根据风电“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风电装机有望达到2.5~2.8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有望达到1.6亿千瓦。二是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被列为核心任务,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有望实施,制约新能源的限电问题有望解决。三是我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碳市场建设将全面提速,碳减排收入将会成为新能源项目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有望继续降准降息,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预计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国家财政部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标准由每千瓦时1.5分提高到每千瓦时1.9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五是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的融合应用,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电网技术有望取得新突破,风场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风能转化效率不断提高,发电成本不断下降,为我们加快结构调整、提升风场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当前火电减排更加严格的形势下,发电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发展风电、有序发展光伏、适度发展燃机、创新发展核电,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到更重要位置,将为新能源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从发电企业内部形势来看,一方面,管理体制机制逐渐理顺,各项制度和流程不断完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内部管控能力持续加强,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另一方面,企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投产规模快速增加,设备治理取得成效,成本控制不断加强,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干部队伍的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专业技术水平、人才队伍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为新能源企业加快发展和效益提升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受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下降,预计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仍将低位运行,给新能源消纳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是随着近年来发电装机容量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与全社会用电放缓的矛盾愈加突出,弃风限电仍将持续存在,而且部分地区有加剧趋势,限电攻坚任务艰巨。

三是国家对水土保持、生态环保的监测管理更加严格,风电项目环评、用地审批逐步规范,手续办理难度增大,征地等问题更加突出。

四是受配额制、电价下调等因素影响,各大集团纷纷抢占风电资源,地方企业、民营企业也纷纷参与风电投资,风电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

五是“十三五”期间,陆上风电上网电价进入“下行通道”,企业盈利空间将进一步压缩,对风电开发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供货、工程建设压力与日俱增。

总的判断,“十三五”期间,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也是新能源企业加快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全面提升经营业绩、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建设一流新能源企业的攻坚时期。抓住难得的机遇,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理念,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发展为基础,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依托科技创新,立足风电,加快调整电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产业布局显著优化、经营业绩显著提高、主要指标达到一流、融资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到“十三五”末,实现规模翻番、效益与规模匹配,海上风电、海外业务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初步建设成为资产优良、布局合理、管理先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

三、新能源发电企业工作整体思路

深刻分析当前和未来面临的形势,新能源发电企业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牢牢把握结构调整和管理提升两条主线,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着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加强资本运作,着力加强电量攻坚,以深化企业改革为动力,以从严治党和依法从严治企为保障,全面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一流新能源企业步伐,全面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根据以上思路,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牢牢把握结构调整这一发展要求。始终以国家能源战略和企业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坚持发展不动摇,加快不限电地区、海上风电开发,积极推进光伏发电、煤层气发电、分布式发电等多元化开发。依托电源项目开发,加快培育工程咨询、工程建设、运营维护、设备检修、技术研发和碳资产管理等上下游产业链,持续优化区域结构、电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打造和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是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托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创新步伐,搭建产学研共同发展的技术平台,打造创新型企业。积极研究光伏、光热、智慧风场、海上风电、大数据分析等新能源前沿技术,持续提升风电场优化运行、增功提效、智能风机等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抢占风机核心技术的制高点,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树立行业品牌,提升创新创效水平。

三是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选拔、培养和交流机制,进一步推进劳动用工和薪酬机制创新,优化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着力建设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领导、管理、技术、技能四支人才队伍,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十三五”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是要着力加强资本运作。公司能否脱胎换骨,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在加快发展、全面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深化资本运作,充分运用资本运营手段,推动区域整合及产业整合,提升资本运作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资本经营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五是要着力加强电量攻坚。电量是新能源企业效益的龙头。要解决公司当前盈利能力偏低的问题,公司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强化担当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牢牢抓住电量这一影响效益的关键,在增发电量上有新举措,在破解限电难题上有新突破,确保利用小时达到区域平均水平,力争达到先进水平,全力以赴实现全年发电量目标。要围绕电量营销、优化运行、技改提效、新机投产等关键环节,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对标提升,消除管理短板,开展电量攻坚,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莽.新能源经济现状及发展障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2).

[2] 张珏.新能源发展人才需求及就业前景分析[J].人民论坛,2011,(3).[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发电企业新能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发电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推进和实现“三转”的策略解析
关于加强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干部管理创新的探讨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