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环境下高校电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6-05-30 11:19徐政
科技风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电机学翻转课堂微课

摘 要:MOOC环境下,实现高校电机学课程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完美融合,更大限度地发挥数字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MOOC;电机学;微课;翻转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幕课,目前风靡全球。慕课通过网络将名校中的名师课程传递给所有感兴趣的学习者,突破了学校的边界,开启了教育关系的新模式。微课以课程的疑难重点为核心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支持了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开创了新的课程形态。翻转课堂利用数字学习资源,颠倒了课堂教学课前课后的顺序,赋予教学行为更大的生命力。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在MOOC环境下,运用微课程融入到学科课程教学中,是实现这一“深度融合”目标最好的切入点之一。另一方面,微课程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应在课程技术化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其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因此,微课程不仅仅是作为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而存在,更应该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实现三者的巧妙融合必将更大限度地发挥数字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优势,为高校工科专业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

笔者以高校电气类专业电机学课程为例抛砖引玉,浅谈MOOC环境下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新型课程形态——微课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时长为5-15分钟的课堂、实验室或工程现场的教学视频。教学主题的选取以重视知识的专业应用性为原则,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融合电气运行现场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一或两个问题进行问题的提出与解析的展开。教学内容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与较宽泛的传统视频教学一节课要完成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相比,微课的问题更加聚集,主题更加突出,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高校电气类专业的电机学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四类传统电机,分四章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将每一章即每一类电机的教学内容先从应用性的角度將其清晰精炼地分割为一系列的问题,并形成问题链条,然后再将这些问题制作成微课视频系列。由此,这些微课视频系列就以一定的逻辑组织关系构建起一个以该类电机为核心的主题式的“资源包”。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既可以针对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就某个微课视频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同时由于问题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也可以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将整个“资源包”中的微课视频系列自发地学习完成。微课视频系列对于枯燥难学的电机学课程来讲,无疑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且有效的新型课程形态。

二、新型教学行为——翻转课堂

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的“课中”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是通过学生“课后”的作业、练习或实践来完成。而对于翻转课堂,即“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这种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主张知识的传授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课中”经讨论、交流来完成,而在“课后”学生则以完成更高层次的“知识探究”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舞台,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完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MOOC的开创与微课的诞生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在MOOC的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课前”自主的学习,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在有限的且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去教授知识,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去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化的理解以及应用。

电机学课程由于涉及对电机立体结构的认知、对抽象的不可见的空间磁场的分析以及对磁与电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的传递与转换等知识的理解,所以,作为初学者的学生学习起来就显得异常吃力。针对这样的情况,翻转课堂就更加成为了一种有利的教学模式。

例如电机学课程中,学生利用微课视频教学,首先完成了对于“同步发电机的电枢反应及其作用影响”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课前的预学习使学生对同步发电机内部磁场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有载运行时,电枢电流产生的电枢磁场会对原有的媒介主磁场产生影响,而且电枢电流的性质不同将会引发不同的影响,有交轴电枢反应和直轴电枢反应之分。有了这样的认知,那么当学生回到课堂上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现场问题,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化。例如教师可提出问题一:未并网的同步发电机有载运行时,若不采取调节措施,其发电频率为何会发生变化?因为有预学习在先,那么问题一的提出将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与热烈的讨论,学生预学习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结论,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紧接着教师可提出第二个问题:未并网的同步发电机有载运行时,若不采取调节措施,其端电压为何会发生变化?有了第一个问题的分析基础,第二个问题就可采取完全由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到讲台上进行讲解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团队精神。

MOOC环境下,课程教学以微课视频系列为载体,以翻转课堂为手段,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彼此服务,彼此促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这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周雨青.“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

[2] 陈光海,韩晋川,汪应.网络教学中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应用[J].科技展望,2015.

[3] 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基金项目:

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MOOC环境下高校电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徐政(197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电机学翻转课堂微课
电机学中的场与路
“以学生为中心”《电机学》核心课程的建设
从经济学和哲学角度理解电机学中的B和H的物理本质及其关系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电机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