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6-05-30 12:49王娅衣冠勇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王娅 衣冠勇

摘 要:新常态下的吉林省经济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发展动力。结合吉林省当前发展的实际,应着眼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形成一个以创新体制为支点,以平台、主体、融资、互联网为驱动力的杠杆,掀起“双创”浪潮,推动吉林省经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063-02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提出的背景

2014年9月达沃斯论坛上,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畅想,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1]。

新常态对以重工业经济为支撑的东北地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随即将推动东北经济的发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2016年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长蒋超良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双引擎”之一,吉林省应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际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并积极贯彻落实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进行调研考察期间,突出强调要发展创新驱动能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二、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一方面,在吉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表明国民经济呈稳步增长态势。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 274.11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1 596.2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 337.06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5 340.77亿元,增长8.3%。其中,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 336.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 634.2亿元,比上年增长8.8%。总体而言,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只是增长速度缓慢,增长率平缓且有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1.2∶51.4∶37.4。总体上看,近几年吉林省服务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并呈稳步上升趋势。

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吉林省在经济转型巨浪冲击下出现停滞甚至回落,2015年吉林省经济总量的增速排名全国倒数,已近乎“硬着陆”。可见,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下的吉林省,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三、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因素

1.体制性弊端。计划经济给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大政府、小市场是计划经济较严重的后遗症之一,即政府掌握资源以及分配资源的权力过大,这就带来了制度约束及政策发展的劣势[2]。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改革创新意识淡薄,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正常发挥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加之日益严峻的劳动力外流问题,吉林省传统体制和传统发展模式的各种弊端开始集中显现并爆发。

2.面临结构性困局。吉林省面临的结构性困局一方面是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企业占比高,民营企业后劲不足,发展相对迟缓。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服务业则发展较为缓慢。正是由于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吉林省在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加速融合的今天竞争能力不足、经济持续低迷。例如吉林省一汽、吉化、大成是吉林省三大支柱产业中的典型代表,当地人将三者形象地称为“一柱擎天,二人转”。而今因全国经济下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三个支柱产业不约而同深陷寒冬。

3.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吉林省国有企业一股独大,不能完全落实资产责任制,资本进入风险大,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增资困难。由于融资环境受到限制,吉林省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引入上缺乏资金,而且部分企业技术基础薄弱,市场开放度低,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不足,使得企业运行机制不畅,发展缓慢。

4.人才流失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吉林省创业人才匮乏,创业的潜在主体劳动力和人才净流出现象十分突出。调查显示,2015年吉林省净流出人口91.6万,高校毕业生流向外省比前年高出1倍,大多数毕业生更愿意到北上广等城市就业。另外,吉林省深受行政性垄断影响,其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整体偏弱,创业创新意识淡薄。在我国分地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排名中,吉林省综合得分-0.4538,综合排名28,位于倒数第三。其中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活动能力-0.3589,排名17;自主创新投入能力-1.1060,排名28;自主创新环境能力-0.5414,排名20。可见,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弱、速度慢、质量低[3]。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举措

“双创”的诞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吉林省经济发展步入困境,必须要转型升级,来打造推动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2015年吉林省响应国务院号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实现以“双创”带动就业、以创新驱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打造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结合吉林省当今发展的实际,应着眼调动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围绕“双创”,形成一个以创新体制为支点,以平台、主体、融资、互联网为驱动力的杠杆,撬动经济发展。

1.体制、机制创新是根本。创新体制机制是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宏观上,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方向。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施简政放权,发挥政府辅助职能。放活市场,突出“市场”先行,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可以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微观上,针对“国有企业比重大、基础好”的实际特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内在活力,确保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监管上,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由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信用监管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制度,打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法治及监管环境,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最后,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吸引大众参与,最大限度地释放民间的创业创新潜力和积极性。

2.打造创业创新平台。首先对吉林省的创业创新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政策信息发布平台以及专业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打造一个信息高度透明化且公平公正的创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吉林省现有的新型孵化模式,例如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推动众创空间向着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发展,形成成本低、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4]。鼓励企业由传统的管控型组织转型为新型创业平台,鼓励员工成为创业者及参与者,推动形成以市场为主导、风险投资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系统。搭建风险投资与创业创新成果对接平台,推进科技成果熟化建设和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公共基础设施,例如加快建设长春北湖科技园和吉林青年创业园。

3.打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从市场经济发展眼光看,推动吉林省“双创”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其投资主体不能只是一个,必须要形成包括国家、企业、社会以及外来投资者等在内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体系。政府应支持创业企业融资,转变融资方式,建立新型资本市场,引导和鼓励创业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融资。鼓励银行开展针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服务,优化管理方式,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扩宽融资渠道。在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建立创业担保贷款体系。简化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及审批手续,在网上开展申请和办理业务窗口。要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扶持力度,还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地区的参与度。

4.激发主体创业积极性,营造“双创”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激发多元主体活力,大力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支持外域人才创业。加快实施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扶持项目,重点扶持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吸引、鼓励各类高端人才在吉林省进行创业。其次,推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设立创业就业基金会,也可通过创业本金补助、贷款补贴等方式来吸引、扶持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吉林本地进行创业创新。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实行弹性学制,依托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开展各类创业创新大赛,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有关创业创新活动。鼓励各类社会团体及高校组织开展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主题活动,也可充分利用当今网络新媒体、新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向大众群体营造创业创新的新理念。

5.依托互联网,拓展“双创”空间。当下的互联网显然已撬动了整个社会的创业创新思路,互联无无疑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佳阵地和最强支点,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创”时代。当下的吉林省更应融合“互联网+”理念,继续推进“宽带吉林”工程,解决光纤“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而推动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一方面要致力于营造鼓励创新、扶持创业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吸纳资金、信息、高端人才及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开展融合创新试点,推动重点企业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网上创业,开启创新创业新模式,促进传统市场向现代化网络新兴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最后,推进商业模式改革创新,依托“互联网+”平台、物联网以及大数据信息,可重点在长春、吉林、延边等地区大力建设并利用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大数据”下开辟创业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张铭慎,刘泉红.“双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J]中国经贸导刊,2015,(31):34-35.

[2] 张生.对于东北转型与振兴发展的系统思考[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2003.

[3] 尹伟华,张亚雄.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J].调研世界,2016,(2):3-9.

[4] 陈青祥.众创的概念模型构建及众创竞赛的博弈分析[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猜你喜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贵州省下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