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思政人才培养探析

2016-05-30 18:22韩仲旭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韩仲旭

摘 要: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以忠诚为核心的信念教育,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重要使命。因此,以忠诚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教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教人才培养;忠诚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48-02

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高教人才培养中,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本文将围绕高教人才培养中的忠诚教育实践展开,研究忠诚在当下大学生信念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忠诚信念的历史溯源

忠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就伦理分析而言,忠诚文化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等级管理和家族依附的基础。

从文化传统分析,就品德与行为的互通变动而言,无论是儒家文化的“四维八德”中的“德”,包括了“忠诚”的道德,还是从中国文化整体上讲的道德,忠诚都是其必有的内涵。

忠诚文化,是中国博大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就忠诚文化本身来分析,它是“忠”文化与“诚”文化的结合。忠诚文化,是“立身做人的道德品质,矢志追求的自我要求”。待人接物、经世应务、立身处世,都必须遵循忠诚的道德守则。

结合时代发展,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忠诚的内涵,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忠诚信念教育予以总结和概括,引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忠诚这一核心,是当前高教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大学生群体忠诚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意识淡薄、政治信仰迷茫、精神追求缺乏、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现实中,出现的小到盲目追星、偶像崇拜,大到公众人物的不当言行,都体现了忠诚信念教育的严重缺失。

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不十分丰富,对人生的思考也并不深刻,西方的各种学术和社会思潮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中产生了种种迷茫和困惑,于是出现了少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动摇、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目标等问题。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入忠诚信念的必要性

忠诚信念教育,促使广大学生提高历史责任感,通过个人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联系,提升民族自豪感。在高教人才培养中,忠诚为核心的信念教育,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思想政治方面,做到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培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活和学习中,做到时刻对国家忠诚,对在当前社会转型涌入的各种思潮、各类文化和价值观念时刻保持批判分析的态度,做到尊重自我文化传统,对国家、社会和人民保持忠诚。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有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重要使命,忠诚教育是信念教育中的核心,更是高教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忠诚信念教育的实践探索

理想信念中的忠诚教育如何融入高教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如何借助有效载体拓展大学生的忠诚意识,从而发挥忠诚的延续性、时代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做如下探索和总结。

1.师者为本,潜移默化。高教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好教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更要有对国家忠诚的坚定信念。

2.贯穿一体,修为一生。四年的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最为基本的自我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通过集中的训练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培养学生对国家、对人民忠诚的意识,从而树立其意志坚定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国家责任意识,培养其民族自信和自豪感。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系统体系,为今后走上工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经受考验,不断提高和升华自我,铸造坚定的忠诚信念。

3.创新载体,融会贯通。探索研究忠诚信念教在高教人才培养中的载体,借助于专题讲座、形势政策课以及素质拓展课以及扬帆计划课程等创新模式,将忠诚信念教育融入其中。

综上,高教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内在关联,而以忠诚为核心的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高教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必须以此为引导,将忠诚信念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到教育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徐霞.政治忠诚:凝聚政治共同体的道德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6.

[2] 陈如.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 刘建军.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4,(11).

[4]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