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飞翔的史前时代19世纪以前的飞行

2016-05-30 10:48赵洋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台艾伦机翼

赵洋

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梦想。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的祖先站在山顶上,看着飞翔的鸟儿时,心中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不能像它们那样飞行?随着人类进化的脚步越走越快,各种宗教和神话传说中出现了一些关于飞行生物的描述,不管是在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南美洲的玛雅文明遗址里,头戴飞行盔的生物在壁画或是石刻当中都随处可见,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对飞行的向往和膜拜之情。

飞行是自由的象征,在宗教中,天使都是带着翅膀的,但是作为一个被束缚于地球的凡人,如何才能进入天空自由地翱翔呢?从上古时代起,人类就开始不断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求有朝一日能飞翔在云端。从最开始对理论性知识的探索到最后对机械的挑战与大胆的冒险,人类是怎样一步一步完成的呢?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先进的机械技术才能最终解放人类,使人类达成自由翱翔云端的梦想呢?或许从下文所讲述的一连串故事里,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大家可以做个设想:某一天,你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没有手机,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你可能连什么是飞机都不知道)。在一次偶然的对海鸥或是一些海鸟的飞行观察中,你受到了启发,也想要通过飞翔的方式逃离这个萧条的荒岛,你将会怎么做呢?你会立刻构想出一架由固定机翼、尾翼和机身组成,由木材、羽毛或是帆布制成的简单的双翼飞机?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些,相反,我倒是觉得你可能会模仿鸟类的外形,用木材和羽毛做成机翼(与其说是机翼,不如说是翅膀),然后将它们绑到你的胳膊上,爬到高处跳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拍打着你的“翅膀”。当然,如果你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你可能还会尝试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上百次。

假如你进行过这样的尝试,恭喜你,这意味着你已经加入“高台的跳跃者”的队伍中来了。大约从公元前400年开始,就已经有无数这样那样的传说,讲述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尝试飞行的故事了。例如,来自马姆斯伯里的圣本铎修会的修道士埃尔默(也称奥利弗)于1020年制造了一些翅膀,随后利用这些翅膀,他在一个修道院的屋顶上跳了下来,结果摔断了两条腿。事后分析原因,他认为这归咎于脚部没有安装尾翼面。在同一时代,君士坦丁堡的撒拉逊人身穿加强结构的斗篷从一座塔顶跳下来,并尝试拍打翅膀飞行与滑翔。撒拉逊人没有埃尔默那样幸运,由于高度过高,他不幸摔死了。不过高台跳跃的尝试已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响应,1742年巴克维尔侯爵就尝试用安装在他四肢上的翅膀飞跃巴黎的塞纳河。他从河边的屋顶上跳下来,然后极力拍动翅膀,最后降落在一个洗衣女的驳船上,结果也是摔断了两条腿。

高台跳跃者们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曾经在墨西拿大学工作,后来去了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吉奥瓦尼·博列利证明:人类的肌肉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提升自身以及身上的器具,因而不能实现空中飞行。他还指出:鸟类肌肉力量与体重的比例要比人类的大得多。其实真正实现人类自身力量飞行的是1977年8月23日,自行车手布莱恩·艾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自身肌肉力量成功实现飞行的人,艾伦所使用的飞机代号为“蝉翼秃鹰”,它是由保罗·B.麦克格雷迪博士所设计的,是一架符合现代空气动力学的巨型超轻型飞机,艾伦成为单靠人力完成“8”字轨迹飞行的第一人,并因此获得了50000美元的克雷默大奖。现在这架人力飞机悬挂在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里,从结构上看,它很像是世界上第一架构架式飞机。

然而在航空史,特别是在飞机技术的发展史上,高台跳跃者们并没有对早期的飞行技术做出任何贡献。那么究竟飞机的技术从何时开始有了发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的呢?待我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高台艾伦机翼
变时滞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我受不了自己的心:艾伦·金斯伯格论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风之彩
危如累卵
杭高台籍校友名人史迹考——林木顺与李苍降
机翼跨声速抖振研究进展
基于模糊自适应的高超声速机翼颤振的主动控制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