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开展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尝试

2016-05-30 04:15卓玛
甘肃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教育记忆

卓玛

【关键词】 幼儿教育;音乐游戏;记忆;语言;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122—01

小班幼儿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小班幼儿音乐教育完成其教学目标。幼儿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起来,无法很认真地上音乐课。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学生对音乐教育的主动性,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特定的活动当中。本文主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游戏活动来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效率。

一、音乐游戏所采用的音乐背景要有利于记忆

音乐游戏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利用一些音乐作为伴奏。但是小班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教师为了使音乐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尽量要选择那些类似于歌谣和歌词的曲子,这样一来,幼儿才可以快速记忆。

例如,经典儿歌《小白兔》,幼儿可以根据歌词来做具体的动作,歌词中这样唱“小白兔,白又白,两支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真可爱……”这样的歌词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对于动作要领幼儿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在《小小玩具兵》这个音乐当中,只有音乐旋律没有歌词,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身旁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要作为“指挥官”发号时令,在具体的音乐带动下,学生就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音乐游戏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将音乐旋律进行记忆。但是教师在选择具体乐曲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有简单歌词的乐曲,只要教师稍微指引,学生就可以自主完成游戏内容。

二、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运用游戏化的语言

幼儿阶段的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采用批评的方式,更多地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可以积极地融入到这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多采用游戏化的语言,拉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有趣的游戏环境当中,开始学习音乐。教师在运用游戏化语言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时机性和形式性,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充分地考虑进去,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将音乐良好地进行掌握。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具体情操,学生普遍都喜欢玩游戏,教师采用游戏化的语言,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增加游戏情境的真实性。

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做法,例如有些爱发脾气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故意这样说:“你要是再发脾气,一定是坏脾气的小妖怪来找你了”。天真的孩子们当然谁也不想让小妖怪来找自己,这个时候教师再去给学生去讲道理,学生才可以听进去。应该以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选择学生喜欢和熟悉的儿歌和游戏化的语言。在幼儿阶段最适合的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可以在游戏中将具体的教学内容穿插进来,为学生设计具体的游戏情境,利用比较形象的游戏化语言,为学生提供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活动获得来自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的性格。

三、具体的内容要具备游戏性

在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音乐游戏的引入之外,还可以将韵律活动以及音乐欣赏活动适当地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些活动的引入也要具备游戏性。

例如,在学习《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时,可以将游戏的形式进行充分的引用,设定具体的场景,将歌曲的具体情境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这首歌曲,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妈妈和孩子,按照歌词的具体指示,指示学生去完成一场类似于音乐剧的表演,让学生边演边唱,当歌词中唱到: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妈妈、妈妈、快坐下……歌词中出现的具体情境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场景。

老师和家长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幼儿时期,对其实施初级的音乐教育,使具体的音乐教学具备游戏化,将游戏的趣味性充分地体现出来,和音乐教育充分地结合,教师在设计音乐游戏的时候。其具体的内容一定要具备趣味性和情节化,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这也是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活动开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小班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活动的开展作出具体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发展现状,帮助幼儿可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当中学到音乐知识,为以后音乐方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也可以不断增加,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高,希望可以为我国小班幼儿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幼儿教育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