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6-05-30 08:48甘义勤
甘肃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素养制度

甘义勤

【关键词】 教师队伍;管理;素养;制度;

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2—0028—01

办好农村学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动力,而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学校教师的结构一直没有太大的改观。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农村教师课改力度不大,课改兴趣不浓,再加之考录进城的教师人数递增,导致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质量不强,代课只是站岗值班等诸多问题。

2. 补给不足导致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低质徘徊的怪圈。近几年,教师队伍减员严重,再加上这几年分配的人数较少,补充困难。尽管许多农村教师学历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师范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他们的知识体系、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观,教育质量与城区有明显差距。

3. 农村教师存在着知识结构不配套,层层拔高使用的问题。农村优秀教师、课改先进教师全部考录进城,这样农村本来就薄弱的师资力量越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原本的骨干教师被抽调或招考进城,以致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严重下降。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1. 农村教师面临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给学校管理带来难度。由于农村学校教师,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教师的角色使得他们要去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与此同时,他们还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因此,在这一对矛盾中,教育教学和家庭生活往往不能统一,这必然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教育教学经费特别紧张,农村教师无法享受合理的进修机会,知识得不到更新,教育理念得不到提升。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农村教学中相当艰难。

3. 乡教委和学校注重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忽视了师德师风建设,导致部分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缺乏理想信念,缺乏事业心,有些教师缺乏人文修养和教育情怀,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影响了教育发展。

三、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对策

1. 狠抓改革,用好管理制度。教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充分发挥各学校校长的职能,建立起齐抓共管的立体化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培养责任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以高尚的人格来带动教师,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事业留人,情感留人,激励教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2. 抓好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人文素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把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贯彻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引领教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彻底改变原来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式。其次,提高科研质量。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搞好校本培训,提高培训的质量,仅仅靠学校自身培训远远达不到效果。必须由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专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定期讲座培训,跟踪测试,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定期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走出去听,引进来学。最后,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能产生辐射效应的核心群体,是使教师队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是以教科研为载体,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提高,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是一条快速高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好方法。

3. 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农村教师有个良好的社会地位。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教育部门要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要保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确保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二要宣传农村教师优秀事迹,表彰先进,弘扬精神;三是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辦实事、办好事,让农村教师专心、安心。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素养制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