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初探

2016-05-30 12:01王小芬樊丁宁
甘肃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反思新课程目标

王小芬 樊丁宁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模式;目标;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2—0075—01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学校层面的落实情况看,大多数学校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地体现,致使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难以落实。经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笔者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当中,将支架式教学理论渗透其中,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平时的思考,做以下探讨。

一、支架式教学梗概

1. 支架式教学定义。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題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引向逐步深入。

借用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比喻,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准备的,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系统地把学生的认识提升到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2. 支架式教学环节组成。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使原来多种相互矛盾且复杂的局面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效果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1. 导入明标。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进行导入,并按照课标要求,结合学情,展示学习目标。

2. 自学质疑。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情况下,给学生限定的时间结合学案指导通过看书、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学感悟。

3. 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发挥小组合作功能,通过优生的帮助、带动,组内成员共同进步,实现“兵教兵”。

4. 展示点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成果或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补充、点评、质疑,教师根据导学案中的预设环节,对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5. 拓展训练。教师出示导学案上设计好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让学生交流完成,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和点评。

6. 小结反思。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构建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三、支架式教学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1. 要求教师在学案设计上遵循支架式教学理论。支架式教学关于学习的主题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搭建脚手架来确定,“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在学习主题的学案设计上依据的还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前预设了学习的框架,这就相当于脚手架,另外,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和支架式教学一样,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

2. 在导入环节借鉴了支架式教学中的进入情境环节。“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导入环节力求精彩简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注意力引入到学习主题上,这一点采用了支架式教学进入情境的要求,不同的是在导入后,“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还明确了学习目标,是对学习主题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要求,使学生在自学时有了更加明确的“路线图”和“目的地”,是对支架式教学的再创新。

3. 在自学质疑环节升华了支架式教学中的独立探索环节。自学质疑本身就含有独立探索的过程,但二者又不尽相同。独立探索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后独立探究,而自学质疑是在研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学生自己的思考探究,探究过程还可以存疑,更能体现学生的独立性,在知识经验的生成上是真正的建构。

4. 在小组交流环节采用了支架式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方法。小组交流传承了协作学习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组长的组织,既有协作,又有组长的统一组织,有“兵教兵”的成分在里面,使得小组交流较之协作学习更有组织性、科学性。

5. 在小结反思环节发展了支架式教学中的效果评价环节。“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小结反思环节不仅仅是效果评价,除了在知识的获得上有效果评价外,还有在学习态度、过程方法上的效果评价,除了评价,还有反思,即对知识、过程、方法、学习态度方面存在不足进行反思,说到底是对支架教学效果评价的发展,使评价更加全面,更加有助于以后学习中过程方法的优化使用和学习态度的改善。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立项号:GS(2014)GHB0673)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反思新课程目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