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农村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原因及对策

2016-05-30 13:22李九林
甘肃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效性体育教学初中

李九林

【关键词】 初中;农村;体育教学;实效性;原因;对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84—01

一、阻碍农村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原因

1. 陈旧观念的阻碍。农村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种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因此,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也往往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因此就无法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 管理方式及目标模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小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3. 农村自身硬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体育师资不足,教师专业不对口、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创新。许多非专业老师上课连正规的口令和体操的基本步伐都不清楚,更别说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的掌握了。此外,场地狭小,器械匾乏,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学生的体育课自然很难落到实处。

4. 课堂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 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學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

二、对策

1. 转变陈旧观念,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 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情感以及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同社会各届人士、家长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地宜传体育的各种功能和社会价值,加速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使全体公民有积极参与的意识。

2. 加强学校管理,明确目标意识。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 科学化,使教师在按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教育过程。明确目标,使得学有方向、教有目的,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3. 软件硬件一起抓,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动员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后备力量。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水平;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其思想觉悟、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让其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4. 营造创新的环境,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提供创新的机会,选择创新的激励方法,鼓励学生去创新,从而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意考虑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定向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改变思维方法,即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升华。教师要从实处做起,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实效性体育教学初中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