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选择策略

2016-05-30 14:32彭琴
甘肃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彭琴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90—01

要找准重点目标,首先应该明白小语阅读教学目标的两个性质:第一,小学语文教材是以课文的形式呈现,课文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在哪里,因而阅读教学目标是隐性的。第二,一篇課文是一个整体,其中隐含识字、写字、学词、学句、朗读、默读、口语交际、仿写和练写等等教学目标,因而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误以为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就是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培养语文能力就落空了,阅读教学反而迷失方向,而一篇课文或者说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很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教。因此,小学阅读教学必须从隐性和多元的目标中选择一两个作为重点目标,选择策略如下:

一、从《课标》的年段目标中选择

对于一本教材的教学,应该以年段目标为依据,做整体的规划和设计。比如,中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共有10条:第一条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条是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初步学会默读,读后提出问题;第三条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第四条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感情的能力;第五条是会复述,感受形象和语言;第六条是学习标点符号;第七条是学习略读;第八条是积累;第九、十条是课外阅读。此外,识字、写字和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大都与阅读教学有直接关联。我们要学会把《课标》制定的目标,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一本教材的相关课文中去,结合课文特点和主题单元的特点,给每课确定一两个重点目标。如,有的课文侧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有的课文侧重理解词句能力的培养,有的课文侧重某种习作能力的培养……这样通盘考虑,整体策划,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至于顾此失彼,重复啰嗦。

二、从教材的编写意图中选择

深入研读教材,从教材的编写意图中发现和选择。比如,人教版高年级段教材,每组教材都有一个简明扼要的提示,这些提示一般分两个部分:一是概述本组课文的基本内容;二是提出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就是本组课文的重点目标。如,通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提示,我们可以发现如下重点目标:1.感受和欣赏语言表达的艺术。2.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搜集精妙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3.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以上三个重点目标要恰当地把它们分配到本组四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如,教《杨氏之子》可侧重于1、2两点 ;教《晏子使楚》可侧重于第3点;教《半截蜡烛》可侧重于第1点;教《打电话》可侧重于1、3两点。

课文后的思考题有的也可以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如,人教版《白杨》一课,课文后有这样的思考题:“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体会,再抄下来。”这个思考题提示了本组课文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这样写的好处(试着运用)”就可以作为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

三、从课文独有的特点中选择

教者反复与课文对话,把握课文自身的特点,并对课文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才能揣摩教学的重点目标。如,《观潮》《落花生》《白杨》这些课文,文中有不少句子语意双关,句意含蓄。这是课文的特点所在,又是学习的难点所在,还是本组课文教学要求的重点所在,特点、难点、重点三者合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初步学习运用”就成了重点教学目标之一。

四、从学生学情的状况中选择

教学必须因人制宜、因班制宜。学生的实际学情及语文学习状况也是确定教学重点目标的因素之一。如,班上的学生语文能力较强,教者就可以把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调高一些,节奏放快一些;反之,可把教学的要求和目标适当调低一些,节奏放慢一些。

以上四种选择是一个整体,要兼顾才能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目标,这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