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年窑火不灭的皇家琉璃之乡

2016-05-30 20:56李茜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妙峰山琉璃瓦窑厂

李茜

提起紫禁城,跳跃在人们脑海的总是红墙与黄瓦的色彩碰撞,尤其是历经数百年霜雪的黄色琉璃,“敲之有声、断面无孔,成大型而不开裂”,这成就了古代皇宫庄严气相的琉璃瓦就来自于北京琉璃渠村祖祖辈辈匠人之手。

琉璃渠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隶属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背靠九龙山,面临永定河,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在村口,一座高达10米的“琉璃之乡”的琉璃牌楼极为惹眼。

早在辽金时期这里就开始烧制陶瓷,到元代修建大都城,需要大量琉璃砖瓦,于是在琉璃渠设立窑厂并派官员管理,成为“官窑”。明代在此置琉璃局,至清乾隆年间,城内的琉璃窑场一律停烧,琉璃厂全部迁到琉璃渠村,由工部派人员主持烧造,皇家园林的大量兴建使得琉璃渠的琉璃烧造进入全盛时期。

走遍北京城,您现在看得见的琉璃瓦,除了故宫、北海九龙壁,还有南京中山陵、北京协和医院、承德外八庙,以及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北京站等,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有八个用了琉璃渠烧的琉璃瓦。前些年故宫大修也专门指出要用琉璃渠提供的“京西琉璃”。可以说,琉璃渠是当之无愧的皇家琉璃之乡,而且700年来窑火没有断过。

琉璃渠烧造琉璃为何如此得天独厚?明代《宛署杂记》记载:“对子槐山在县西五十里,山产甘子土,堪烧琉璃。”对子槐山在琉璃渠村村西,山上出产甘子土(即坩子土),非常适宜烧造琉璃瓦。坩子土,学名煤页岩,是煤层上面的一层还没有变质为煤的硬质黏土。京西盛产煤炭,同时不乏煤页岩。因此山上坩子土蕴含丰富,而且质量上乘。这是琉璃瓦生产的有利条件。放眼门头沟也只有琉璃渠的坩子土最优质,细腻到含在嘴里无沙感,是烧制琉璃的上好原料。

具备了坩子土、煤这两大原材料优势,那这700年窑火的渊源又要追溯到谁呢?这就得说到在清代建筑史上与皇家建筑总设计师“样式雷”齐名的“琉璃赵”了。赵氏祖籍山西,元末来到北京开办窑厂烧造琉璃,随后在琉璃渠扩建窑厂,元明清三代宫殿、陵寝、坛庙的琉璃都出自赵家。“样式雷”家族六代主持了皇家大型建筑的设计,如故宫三大殿、万园之园圆明园,琉璃制品均由“样式雷”设计,“琉璃赵”制成模型、烧成坯子、镌刻花纹,其数量、质量、供货时间均由琉璃赵负责。史料记载,当时为皇家烧制琉璃构件,不论品种、大小统一每件纹银一两,利润丰厚,赵家也富甲一方。“琉璃赵”第十六代孙赵春宜受封五品蓝顶子,窑厂直属工部,成为“皇商”。

现在的琉璃渠村里隐藏着的一座气派豪华的赵家宅院,即赵春宜在同治、光绪时期受封后修建的。这座标准的两进四合院占地1000多平方米,仅建筑面积就500多平方米,十分气派。现在这里已作为清工部琉璃窑厂办公处所旧址对游人开放。

琉璃渠村东口有一座过街楼“三官阁”,是村里最高的建筑,也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座黄琉璃顶的清代过街楼,每年元宵节,过街楼上悬挂各式彩灯,夜里灯火辉煌,村里人纷纷来此祭奠供奉在殿内的“天官、地官、水官”三官。

过街楼是乾隆时期“琉璃赵”家赵邦庆倡导修建的,砖石结构,券洞进深10多米,宽可容两辆马车并行,历经250多年风雨仍然完好。城台上有殿堂三间,黄琉璃顶,门楼顶上站着琉璃的“太平有象”,两侧是琉璃鸱吻,神态栩栩如生。从过街楼下通过,远远就能看见楼上镶嵌的琉璃匾额“砺山”“带河”,寓意千秋万代永受皇恩。过街楼上的琉璃色彩绚丽,雕琢精美,体现了琉璃渠高超的技艺水平,对来往于西山大道的商旅行人无异于一个活广告。

琉璃渠是西山大道进山口,也是妙峰山古香道(南道)的必经之地,现在村子北边还有座“万缘同善”茶棚,见证着妙峰山庙会的盛况。据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妙峰山每属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幅奏,车马喧闹,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香火实可甲于天下矣。”到妙峰山娘娘庙进香的古道多达6条,很多殷实人家出钱在路边烧粥煮茶招待进香者,既是替娘娘施恩,也是为自己积福。因此在进香道上每隔数里便有一座茶棚,琉璃渠的“万缘同善”茶棚便是其中最大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过去琉璃匠人们对自己的手艺都严格保密,只限家族传承,而现在琉璃渠的琉璃烧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了保护和传承。琉璃渠这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00年窑火不灭,琉璃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猜你喜欢
妙峰山琉璃瓦窑厂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考古发掘
曲阜琉璃瓦:儒风雅韵下的流光溢彩
登妙峰山
妙峰山写生
妙峰山行
妙峰山高山玫瑰节
御窑厂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碎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