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姨转行

2016-05-30 08:09尹依静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表姨情景喜剧太晚

尹依静

上个周,我的一个表姨从深圳搬家到北京了,并且从事她并不擅长的影视编剧工作。亲戚们听到这件事后都震惊且惋惜:在深圳待了13年,事业又很成功,说换一个城市就换,事业不白做了?尤其是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如此折腾,太划不来了!

亲戚们都说她牺牲太大,可在她看来,从深圳到北京,换一份新工作是很划算的:在喜欢的媒体工作了12年,做喜欢的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写写书,这样的人生,很爽。现在进入影视圈,成为这个圈子最老的新人。在北京,一切都从新开始,适应新城市,认识新朋友,从新建立自己的圈子。没有车就搭乘地铁,听听京片子,学习儿化音,还挺萌的;没有房就租房。好像在过另一种人生,赚大了!一般人只能过一辈子,我过了两辈子哎!她笑得没心没肺。

后来才知道,其实她也有过挣扎和纠结。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了个剧本,要写一部情景喜剧。那时的她认为自己在媒体摸爬滚打多年,想着写个剧本应该很容易。事实并非想象的这么简单,任何一行要做好都很难,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专业的影视编剧,要么多年科班出身,学养甚厚;要么从事这行很多年,有一定的专业积累。她写得并不顺利,无数次卡壳。好不容易写完了,和经典情景喜剧一对比,高下立见。

她也无数次扪心自问:我这个岁数开始做编剧,是不是太晚了?直到她看到“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这句话,才下了最后的决心:30多岁才开始学编剧,确实太晚。可既然喜欢这行,既然迟早要做,相比50多岁,现在做,已经是很早的了。我们所在的每一天,不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刻吗?与其花时间去挣扎、纠结,何不如现在投身于其中呢?于是,她买来了所能买到的编剧专业书,一本一本地精读,甚至把经典剧本如《肖申克的救赎》等直接背了下来,仅笔记都记了6万多字。

因为自己入道晚,她对这行充满了敬畏;因为30多岁了,没有更多时间可以挥霍,她才觉得要更珍惜现在,极致专注,爱我所爱,做我所想。

她深信,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去做却没有做。

就像王石所说,他最佩服的人,是褚时健。

褚时健由一名全国闻名的企业家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从监狱出来,褚时健已经70多岁了,他决定重新创业。王石去云南看望他。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老是什么?老就是,买香蕉都不敢买绿的。怕香蕉还没放熟,自己就挂了。褚时健并不老。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75岁的他,在期待81岁时的成功。

表姨的转行告诉了我:追求、梦想和希望,就在此时!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通过表姨转行一事表明了“追求就在当下、梦想与年龄无关”这一主旨思想,文末添加的褚时健事例进一步强化了这个中心。语言自然朴实,心理描写也较成功,开头的侧面描写与表姨的心理描写形成对比,丰富了表姨形象。

猜你喜欢
表姨情景喜剧太晚
春天花会开
提醒“孝顺”
不是恨晚,便是恨早
Situation Comedy情景喜剧
互联网时代情景喜剧创作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哈雷奶奶: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情景喜剧对白模糊限制语功能研究——以《破产姐妹》为例
论中国情景喜剧美学审视
没办法再早点儿
不是恨晚便是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