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Java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2016-05-30 18:44叶裴雷
科技风 2016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

摘 要:结合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特点,针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Java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使学生具有项目开发的基本能力,为软件行业提供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Java;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

Abstract: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Java courses teaching,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Java courses. Letting students have the basic capability of project development, providing qualified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software industry.

Key words:Java ; Applied Undergraduate ; Teaching Methods

我校自推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把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型人才作为教育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现状的分析

尽管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也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但是我校目前的Java课程教学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较陈旧

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学会理论知识,順利通过考试就达到教学目的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教学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还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因此,教学中应根据当前人才需求,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二)学生畏难思想严重。

由于学生入校基础较差,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还没开始学习之前就主观上认为编程是很难的,这种思想导致大部分学生害怕学习Java课程。

在Java课程前虽然已经开设了C++语言课程,但由于课时的限制,C++课程基本只讲到了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而面向对象的概念基本没有涉及,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使用面向对象的概念进行思考。很多学生反映不知道该如何理解面向对象,不明白什么是对象,也不理解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到底有什么区别。

(三)教学偏重理论,考核形式单一

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往往过于重视语法结构,练习时间不够,课堂讲授变成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一堂课下来,教师通常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实例演示,最后才是学生进行练习。如果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甚至没有练习时间,师生互动很少,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目前课程的考核还是以理论考核为主,上机测试为辅,这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摸索了一些可以改进现有教学模式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注重编程思想的训练

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注重各个语法知识点的讲解。比如,学习数据类型,就会比较机械的把基本数据类型制作成PPT,课堂仅解释每种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学生也就仅仅了解了有哪几种数据类型,并不能理解这些数据类型之间的区别,特别是在编程时,经常会混淆float、double的用法。不管学习哪种编程语言,都要先掌握编程思想,找到编程的感觉,这就需要多看多写。

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对象的概念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来进行讲解,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笔者教学时在讲解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思想的不同时,就借助于一个脑筋急转弯的例子来讲解。首先提问学生“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学生大都会回答,分成三步,第一打开冰箱,第二放进大象,第三关上冰箱。这时笔者会告诉学生,这种思考方式就是面向过程的,注重功能的表达。然后提问学生“用面向对象的思想需要几步”,学生说出了不同方案,教师进行总结,还是分成三步,第一冰箱门打开,第二冰箱放入大象,第三冰箱方门关闭。提示学生,这种思考方式都是针对冰箱这个对象,也就是面向对象的思想。通过这种举例方法,学生很快理解了什么是面向对象的概念,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理论教学方法

Java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类的定义等不太难的知识点,教师可快速讲解过去。对于重难点要求教师上课时应做到举例贴近生活,比如讲继承这个概念时,Java只支持单继承,可比喻为一个儿子只能有一个父亲不能有多个父亲,这样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阶段性知识学习完毕,教师应针对重难点知识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增加师生的互动。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法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先根据不同知识点设计好教学案例,然后利用这个案例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上课前先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上课时,先进行实例演示,通过具体任务将课程内容体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式

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培养目标的关键,而这个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练习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通过阅读程序、修改程序和自主编写程序来一步步体现。阅读程序阶段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可以读懂程序得到正确的结果。

修改程序阶段要求学生能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多上机调试,不要怕出错,要学会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过渡到独立编写完整程序。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经验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竞赛获得实战经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联系一些软件公司让学生实习,让学生真正做一些项目的小模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也为学生以后能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学质量的反馈,科学合理的进行成绩评定具有重大意义。Java课程可以采用平时作业、课堂问答和大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而且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平均分配,这样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同组学生共同学习。学生分组完成大作业,每组完成不一样的小项目,可以让学生自行推举项目经理和程序员,成员可以互帮互助,学生既可以了解做项目的流程,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结语

在Java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市场需求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设计,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涛.基于案例教学的Java语言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9):59-61.

[2] 戴大蒙.“程序设计”类课程层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3] 郑莉,王行言,马素霞.Java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叶裴雷(1978-),女,上海人,硕士,广东白云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技术。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