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闺秀诗人“俞钱云辉”释疑略论

2016-05-30 23:24王晓
科技风 2016年16期
关键词:佼佼者

王晓

摘 要:围绕“俞钱云辉”存在较多的疑问至今未解,如生卒年、籍贯、民歌认同、思想认识等。本文通过对闺秀诗人俞钱云辉的成长环境、文化传承、诗歌活动、写作缘起诸方面的梳理,从而拨开疑云,初步勾勒出了俞钱云辉的真实状况,还原了其长期被低估的创作成就和文学地位。

关键词:闺秀诗人;俞钱云辉;佼佼者

可能因其身为女子,故文献对闺秀诗人“俞钱云辉”的记载比较零散,对她的研究更是为学界所忽略。如果能对有关俞钱云辉的有限的碎片式的文献资料进行整合、梳理,或许还是能解决一些疑问。本文试为之。

首先是生卒年问题。俞钱云辉何年生何年卒,有多种说法,究竟采信何种记载?我们相距俞钱云辉生活的年代不算太远,有必要正本清源,把其确定下来。

俞钱云辉,未出阁前的名字是“钱云辉”,她是浙江吴兴钱振伦的女儿。钱振伦(1816-1879),原名福元,道光十年(1830)取入归安县学,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二十四年充四川乡试正考官,升国子监司业。三十年丁母忧回籍,终制不出。长期主讲扬州梅花书院、淮阴崇实书院。著述有《示朴斋骈体文》、《示朴斋随笔》、《鲍参军集注》、《樊南文集补编笺注》等。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中华书局年版《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56页载钱云辉条目称:钱云辉(1871-?),字织孙,幼承家学,擅吟咏,于归俞氏后,倡随至乐。1830年尚在世,享年六十岁以上。著有《慎因室诗稿》、《冰凝镜澈之斋诗文词集》。但是这个条目在钱云辉的年龄梳理上是有点问题的。单士厘(1856-1943)编、在戊午年(1918)出版的聚珍倣宋印书局排印本《国朝闺秀正始再续集初编之三》,“钱云辉略传”中记载“今戊午年六十矣”(《国朝闺秀正始再续集》,清代女诗人的诗歌总集的续编。该书有关钱云辉的文字全文云:钱云辉字织孙浙江归安人常熟俞钟銮室著冰凝镜澈之斋诗文词集士厘曰织孙为予小姑即撰簪花阁诗集翁氏伯姑之女于归俞氏倡随至乐两子妇均能诗今戊午年六十矣所作诗文词多关名教风化之作)。按此推论,钱云辉应在1859年出生,1918年时虚岁为60岁。邱巍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吴兴钱家》第127页称“单士厘与钱云辉年龄相近,交往最为密切”。钱云辉与单士厘的关系:钱云辉的叔叔钱振常(1825-1898)有个儿子叫钱恂(1853-1927),钱恂的夫人即单士厘。单士厘论辈份应该是钱云辉的嫂子。因此单士厘在《国朝闺秀正始再续集》中所载钱云辉的年龄是可靠的。

黄山书社2008年出版的钱仲联著《梦苕盦诗文集》(上册 ,《梦苕盦诗存》卷一,壬戌1922至庚午1930,共113首),收有钱仲联写于“戊辰”年的诗《正月十一送俞姑丈金门殡至宝岩念昔年葬三姑母时风景不殊怆怀曷極》:

雨泣山痕澹未干,鹤归无恙万松寒。

五年隔世成千载,百恨弥天掩一棺。

黄土即今和泪化,白云终古与人看。

三姑葬后公还葬,纵有阳春到此难。

著名学者钱仲联(1980-2003)是钱振伦的孙子。钱振伦侧室祝氏所出钱滮是钱仲联的父亲。戊辰年正月十一是1928年2月2日。俞钟銮应是1926年秋故去,到1928年葬似也说得过去。诗中的“三姑”为钱云辉。钱振伦有三个儿子(启詹,原配任氏出,殇;观龄,继配翁氏出;滮,侧室祝氏出)、三個女儿,其中第三个女儿就是钱云辉(钱云辉是钱观龄妹、钱滮姊)。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推断钱云辉的生卒年份应该为1859~1926前(或1928前)。

其次是籍贯问题。俞钱云辉在发表诗文时署在姓名前的籍贯经常有变化,有时署“云溪”、有时署“归安”、有时署“常熟”,不统一。详述如下:

钱云辉的诗文多有公开发表。1911年《妇女时报》创刊号上有署名为“钱云辉”的《论女界积弊》一文。

扫叶山房1915年出版的《文艺杂志》第十二期有钱云辉的《图书馆成立赋诗志喜》一诗:“昔闻鲁女啸,秦妇又赋铁。敢谓爱国忱,不屑问巾帼?”署名为“云溪俞钱云辉寄漚”。(寄沤应该是她的字)。 同期发表的还有署名“常熟俞钟銮次辂”的《图书馆成立赋诗志喜》。诗应该是为祝贺1915年10月成立的“常熟县立图书馆”而作。

《叶小莺眉子砚源流小记(续)》一文,刊登于《妇女杂志》第四卷第六号(1918年),文后有“归安俞钱云辉寄漚”的《题辞》。

名字前的“云溪”和“归安”均指钱云辉的祖籍地浙江湖州。所署籍贯不一致,主要是地处江苏的常熟也出现在她的名字前。其实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得看她的个人历史。

把“常熟”也冠于名字前,原因一是投奔了翁端恩常熟娘家,二是嫁给了常熟俞家。其三,俞钱云辉有可能关注常熟民歌吗?我们知道,一般的情况下,文人诗歌与民间山歌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流风所致,前者被目为阳春白雪,后者被视为下里巴人,后者不为所谓的主流文化所接受,因此很少有人同时去涉足(当然,文学史上不乏重视民歌的大家,但那要有胆识的)。而我们却在民间山歌的领域也发现了“俞钱云辉”。

由万祖祥传唱的常熟白茆山歌《一把芝麻撒上天》,1957年编入《江苏民间歌曲集》第一辑、2002年编入《中国白茆山歌集》,其文字稿始见于1923年4月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第15号,采录者为常熟“俞钱云辉”。 俞钱云辉发表在《歌谣》周刊上的这8首歌谣分别是《挑荠菜》、《吃吃粥》、《看烟囱》、《作冬衣》、《唱山歌》、《学摇船》、《蚕豆花》和《种牡丹》。这8首民歌,编者注明“通行常熟”。关于“常熟”“俞钱云辉”的相关信息,《歌谣》周刊上没有更多的披露。“她(他)”有可能就是那个钱振伦的女儿、俞钟銮的妻子叫做“俞钱云辉”的女子所为?她(他)具备怎样的背景以及当时身处江南小城的她(他)是怎么知道《歌谣》征稿的、怎么向《歌谣》投稿的……等等信息我们如今无法知晓。

但是我们可以说说这一个“俞钱云辉”的,以已知求证未知。

钱云辉还有个堂弟叫钱师黄(即钱玄同)。钱玄同是钱恂同父异母的弟弟。钱玄同(1887—1939),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曾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大辞典》编纂处主任,兼任过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编辑等职。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员大将,积极响应陈独秀、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与刘半农合演“双簧”痛斥封建复古派。钱玄同与常熟钱滮、俞钟銮等均保持来往。据钱仲联云:记得自己七、八岁时钱玄同到过常熟看望钱滮一家,还和俞天愤合过影(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赵杏根著《诗学霸才钱仲联》第15页至第16页),也有通信。

第一号《歌谣》周刊在第八版还公布了《本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其中:“2、其材料之征集用左列三法:一、本校职教员学生,各就闻见所及,自行搜集。二、嘱托各省官厅,转嘱各县学校或教育团体,代为搜集。三、如有私人搜集寄示,不拘多少,均所欢迎。4、……十、寄稿者当书明详细住址;将来书成之后,依所寄稿件多少,赠以《汇编》或《选录》。十一、稿件寄交‘北京大学第一院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室。”……

那么《歌谣》周刊上的采录“通行常熟”民歌的“俞钱云辉”和我们已知的“云溪(或曰“归安”或曰“常熟”)俞钱云辉”是否是同一人?我们只能提供一个推断的结论:可能是同一人。

如果是同一人,那么俞钱云辉发表《唱山歌》(《一把芝麻撒上天》)那年年是64足岁了。

其四,俞钱云辉不过是个小地方的女子,她果真有较高的文化自觉和认识吗?

从家族的文化传承上看,应该给出肯定的结论。前述其父长期主讲扬州梅花书院、淮阴崇实书院,且有著述《示朴斋骈体文》、《示朴斋随笔》、《鲍参军集注》、《樊南文集补编笺注》等。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先天地为钱云辉日后木秀于林创造了条件。她后来嫁到俞家,其夫家的家庭环境,也仍然是充满文化气息,譬如有家庭诗社活动的开展等等。家庭诗社名丽红,其成员多有佳作且结集。俞钱云辉的女儿俞承禾著有《椒花馆吟稿》。俞钱云辉的三个儿媳均有诗作:姚鸿茞有《纫芳室集》、《南湘室诗集》;李莹有《玉青馆诗稿》;恽元箴有《靖宇室诗钞》;孙女俞树蘩有《丽红阁诗稿》。

我们在对俞钱云辉的基本情况作考察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作品及其写作缘起进行一些简略的分析,从而可见俞钱云辉对于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程度和对于事物的认识程度。

如:俞钱云辉为祝贺1915年10月成立的“常熟县立图书馆”而作的《图书馆成立赋诗志喜》。民国3年(1914年),徐兆玮、张鸿、瞿启甲、丁祖荫、曾朴、宗舜年等倡议筹办常熟县立图书馆。1915年,县知事赵黻鸿批拨开办费4000元,推选瞿启甲为筹委会主任,先租赁石梅钱祠楼房为馆址,并于当年重阳节开馆。

在民初能在一个县城设立公共图书馆是新生事物。据杨志永《民国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统计:“清末民初,公共图书馆只有20余所,多为省立图书馆,到1921年初达到356所,省立图书馆大都建立于此时期。” (《图书情报工作》 2011年21期 )旧时阅览藏书多来自私家藏书楼,所以当常熟县立图书馆成立能为此“赋诗志喜”者没有一点“识见”是不大可能的。

綜上,我们就可以重新对俞钱云辉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且明确的认知了,对她的评价也相应的要作出修正(至少单士厘“所作诗文词多关名教风化之作”的观点是有局限的)。其实,俞钱云辉在近代诗文创作上有相当的成就和突出的地位,是同时代“闺秀诗人”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 扫叶山房.文艺杂志,1915.

[2] 上海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1917.

[3] 单士厘.聚珍倣宋印书局.国朝闺秀正始再续集,1918.

猜你喜欢
佼佼者
佼佼者的10个胜出特征
HW-350小型多用途长航时无人机:应急无人机领域的佼佼者
图解“次仁金果”的现代工艺制作流程
学会立志
坚果里的“佼佼者”
标美揭秘:汉秀剧场如何成为照明设计中的“佼佼者”?
不再惧怕阳光
盘点2010年获刑贪官十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