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6-05-30 04:56吕鹏王锴
科技风 2016年16期
关键词:创业互联网+互联网

吕鹏 王锴

摘 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部署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务之急。而互联网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新兴高地。但是中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意识普遍偏低,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值得深思。

一、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业的时代,创业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当今社会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民族进步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教育条件,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的提倡下,加之国内风生水起的互联网市场,一个个造富神话吸引着众多“95后”加入互联网创业的大军。高薪科技创业项目也较受欢迎,并且越来越多的“95后”开始尝试农业创业,用自己学习到的先进知识反哺家乡。

近日,笔者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卷调查,内容分为大学生创业类别、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是否成功和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反馈等项目,本调查旨在对于当今大学生创业想法、创业激情以及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真实理解进行了解,对于探索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新思想、新途径做一个全面分析。

在笔者看来,当今的大学生创业就像十月怀胎,怀上很容易,顺利平稳降生着实很难。初速度猛烈,但减速又相当得明显。最后一项数据显示,如今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足4%。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将结合大学生创业与“互联网+”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出几点思考。

二、“互联网+”与大学生创业的结合

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之一,随着“互联网+”政策方针的逐步推进,互联网创业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除了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诱人的薪酬福利,更与互联网产业人性化的运营风格有着密切关系,“95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行业灵活、人性化的氛围恰好迎合了这一代人自由、开放的性格特质。

因此,互联网创业项目成为最受欢迎的“吸纳大户”也就不难理解了。最新报告显示,除求职就业(52%)、学习深造(21.43%)外,自主创业(15.31%)成为大学生就业新途径。将近一半的“95后”将创业目光紧紧锁定海淘、O2O、自媒体等新兴互联网创业项目,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媒介和手段。

(一)什么是“互联网+”

李克强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以前的互联网还只是作为一个外在工具,当今互联网已经作为了核心引擎,推动社会创新。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并全力推进创新、创业,全面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进入创新2.0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互联网+”中的“+”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其模式应用广泛、涉及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医疗等诸多领域。

(二)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和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有着投入资金少,资源需要量不大的优势,因此,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然给了当今大学生创业一个良好的契机,正因如此,网络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领域。互联网创业不仅不需要大量资金做“实体门面”,而且门槛低、周转快。创业灵活多变,而且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也有着多样性选择,甚至在宿舍、食堂、实验室等地也可進行。

三、“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手段

虽然网络创业形势大好,有诸多优势,但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创业还面临一些困难,如:创业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做市场调查;创业风险意识太淡薄;网络创业知识技能不足等。根据这些困难,必须针对“互联网+”这样的时代背景,提出有建设性的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手段。具体如下:

1)创业前要进行缜密的市场调研,选择出适合自己并能发挥出自身优势的项目,发掘竞争对手缺陷,建立以自身特色为出发点,着力打造以自主优质网络服务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营销。最后要力求创新,使自己的创业内容更具吸引力。

2)不断自我提升,实现网络创业技能的培养。创业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挫折面前要选择坚持,能够不断从自身的失败中汲取成功经验,越挫越勇。要善于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自身领导能力,为网络创业打下良好的自身基础。

3)提高风险意识。创业要本着对自身负责的态度,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强化资金管理,树立资金风险意识,对于团队运营要做充足预案,对于资金的流动要有明确的审查监管措施。为日后建立起的公司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新形势下,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还有他们对未来事物所独有的判断力和较快的掌握速度,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到互联网创业上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不断发现自己,成就自身。围绕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高校在日常教育中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和需求,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做合格的“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

参考文献:

[1] 高桂娟,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

[2] 刘志侃,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2).

作者简介:吕鹏(1988-),男,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业互联网+互联网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