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要抓住特点

2016-05-30 10:47李桂芳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肖像豆子典型

李桂芳

【写作前言】

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说:“《水浒》所叙108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如“花和尚”鲁智深嫉恶如仇,“青面兽”杨志粗鲁豪爽等。可见,其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换句话说,抓住特征展开描绘,便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表达效果。

【写作指导】

一、肖像描写要“准”、要“精”

人物的外貌千差万别,就算是双胞胎,也会有所差异。所谓准,即捕捉住这些差异;而精,就是要依据表达的需要,精心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精神品质、气质情感的肖像特点集中笔墨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达到通过其“形”知其“神”的艺术效果。

二、细节描写要具体、生动

写作时,我们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小的地方作描绘,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三、抓典型事件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件。这一典型事件并不一定得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凡是能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平常小事都属于典型事件。

【精彩佳作】

碰 撞

□于嘉仪

同桌,日日相处,难免会有碰撞,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就碰撞出了一段真挚的友情。我和同桌“豆子”就是这样。

甜 蜜

进入初中不久的一个中午,我们如往常一样聚在餐桌上吃饭,唯一不同的是,今日餐桌上出现了几个不合时宜的音符,而声音的来源正是我和“豆子”,而吵架的罪魁祸首,竟然就是一粒豆子。刚才我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碗里的豆子,似笑非笑地望着我们的“豆子”同学,想逗逗她,谁知竟真惹怒了她。只见她满脸通红,嘴巴一翘,鼓着大大的眼睛瞪着我,那情形实在是太可笑了。我正准备夹起另外一颗豆子时,她突然眼珠一转,学着我的样子,从碗里夹起一块瘦肉,在我眼前晃了晃。“啪——”,我放下筷子,破口大骂:“你个臭豆子,我才不是猪呢!”她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不是臭豆子,但也没说你是猪啊!”“你就是臭豆子!”“我不是!”她气极了。我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她也不甘示弱,却只听“砰——”的一声,她摔倒了,我急忙回头准备拉她起来,可谁知她突然用力一扯,我也摔倒在地上。“好你个臭豆子,竟然敢骗我。”我边说边伸出了“魔爪”。就这样,我们俩坐在地上开怀大笑起来。

误 会

两个月后的中午,我们几个女同学一起到水池边洗碗准备吃饭,我问今天吃什么菜,有人说是“木豌子”。“木豌子是什么呀?”我不解地问,“是木耳吗?”(由于我不是本地人,所以有些方言听不懂)“木耳,哈哈……”所有人都大笑起来。后来,从她们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我才知道“木豌子”原来就是豌豆。可是,午饭过后,当我刚踏进教室时,我的光荣事迹就传遍了班上的每个角落。我猜想,肯定是“豆子”告的密,就她刚才笑得最欢。见状,我气极了,头一扭坐回座位。任凭“豆子”如何解释,都不再理她。

释 然

整个下午,我都无精打采的,不过我知道,有一双眼睛也望了我一下午。晚自习结束后,回到寝室的我一句话也没说,心里闷闷的,总感觉自己身边好像少了点什么。几个同学跑过来关切地问我和“豆子”是不是还没有和好,我抬头一看,“豆子”正傻笑地望着我,于是反问道,“‘豆子,我们吵过架吗?”说完,我们相视一笑。

这就是我的同桌,别看她跟我现在还是欢声笑语的,可谁知下一秒,下一分钟,亦或是下一个小时,一场大战是不是又将拉开序幕?不过我知道,我的生活绝对是因为有了她才变得多姿多彩!

点评:文章采用小标题,以“我”与同桌的交往为线索组织材料,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用大量语句细腻描写“豆子”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把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中学生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

【误区提醒】

一、不能抓住反映人物特征的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写出的人物千篇一律。

二、为追求华丽的词藻,不能根据人物的特点选择词语。

三、描写简单,不能选择含义具体且富有形象感的词语,不能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不能抓住细节展开描绘。

【模拟考场】

请以“那个让我尊敬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首先,要明确写作对象,这个让“我”尊敬的人是谁。其次,确定写作内容,“我”尊敬他或她的原因是什么,即他或她令人称赞的品质;再围绕这一品质,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件,把握最能体现这一品质的细节进行写作,从而凸显人物性格。

猜你喜欢
肖像豆子典型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地毯肖像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夹豆子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肖像》
我和小豆子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