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浪潮中的作用研究

2016-05-30 13:32牛瑾芳
科技风 2016年16期
关键词:创业作用高校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识,即使是大学生在经过学校、社会的宣传之后有所了解并开始尝试创业创新。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在创业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图书馆应从自身的服务理念、馆藏资源、营造环境、培养能力等方面着手,为大学生实现创业创新提供现实途径,突出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创业;创新;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创新的积极作用,李克强总理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双创”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和一种公共服务供给,应该发挥其独有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形成多元化的供给新模式,才能在持续改革的过程中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顺利发展,并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

一、创新创业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势在必行,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就是最明显的例证。如何解决横亘在当前社会发展面前的种种难题就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正是在宏观经济出现经济发展下滑、投资规模下降、企业生存艰难、就业困难的大背景下,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点,该观点的提出有很强的针对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务院也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大众创业创新,其中重点强调了八项任务,即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向智慧经济转型,创业的环境和实质内容都出现新的变化。二十世纪80年代,以“个体户”为代表的创业热潮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成就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万元户”;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的网络技术又使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网络精英”成为中国致富的典型,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致富神话并在大浪淘沙中区分出到底是黄金还是沙子;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第三波浪潮,它通过鼓励和调动全民参与创业和创新,对创业和创新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其无形之中又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岗位,可以很好的缓解当今社会的经济增长问题和就业压力问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可以给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鲶鱼效应”,引领中国经济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改革开放早期的发展看,我们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能源为代价的,以廉价的劳动力为优势,但缺乏综合竞争力。如今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艰难的转型,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缺少活力、不能正确对待市场、产品适应能力差、科研能力不强等,通过鼓励创业创新而形成一种氛围,将能为企业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中国经济不仅是从量上,而且是从质上得到根本的提升。

此外,创新能力本身也是衡量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将能显著推动中国朝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迈进。

二、图书馆在创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创新的主阵地,并在国家科技、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是主要为学校的教师、学生、其他科研工作者提供图书、期刊的信息服务,这些人员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会查找图书、文献资料以及其他的电子、数字化讯息等,以他们的需求为服务目标,就必须强化图书馆自身的服务质量。在由政府提倡的双创活动中,图书馆应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创造并融入到新的外部环境的培育中,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创业动向,并详细地制订出本馆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动方案,从而能够让大学生在图书馆中能感受到一种激励创业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业创新的实践,从而发挥出图书馆在创业创新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激励作用和辅助作用。

在高校的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中,数字资源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和资源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创造宣传与展示的平台。

由于大学生忙于学习,有时对创业创新的关注度不够,对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政策不了解,图书馆可以充分地利用在线交流、RSS信息制定、科学博客、微博、微信、微电影制作等方式在本校牵头搞一些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国家对创业创新的激励,引导学生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全方位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相关知识的学习,为创业创新奠定前期的基础。图书馆的网络导航功能应该积极地利用起来,可以为专门为创业创新教育单独开设一个链接,在醒目的地方让学生看到,愿意去点击、去了解,这样,就能使感兴趣的学生随时获取到需要的各种资料。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新媒介的交流和沟通的便利性,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并借助该平台将创业创新的有关咨询及时发布在平台上,供大学生参考、学习和利用。

微信作为一款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手机通信APP,不仅可以供人们聊天沟通,还可以供人们在平台上发布或者查看图片、视频、音频、文章等讯息。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来传达本馆的最新图书讯息、优质数字资源等信息,也可以发布国家关于创业创新的政策扶持,以及创业创新的典型事例,从而直接将信息推送出去,减少了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资源共享。

此外,还可以建立微信在线客服,由学校的专职创业创新的教师帮助解答大学生遇到的疑问、获取必要的心理、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有效讯息,从而增强创业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另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关于图书馆利用的公共课如文献检索课等,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检索方法,了解本专业前沿和发展动向,为学生在毕業后的职业选择中奠定基础,对于希望自主创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必要的锻炼。因为它采取的就是杜威的“从做中学”的基本理念,通过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等调动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陷入到枯燥的理论中或者僵化的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中。这正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创新和个人的成长创新所不可或缺的,也是大创新环境下的小创新,组织创新环境下的个体创新所需的数据支撑训练。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创客空间服务就是这类服务中很好的实践探索,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三、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创新服务的实现途径

(一)自身服务理念要创新,从根本上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特别是在当今变化迅捷的时代更是如此,高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着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坚持以创新服务理念为先导,始终紧跟国家政策的指引,积极为创业创新的氛围营造、舆论宣传和信息服务等提供支撑。

高校图书馆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別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为学生服务,主动了解大学生的需求,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办法,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满足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的多种需求。

不仅如此,高校图书馆还要拥有超前的服务意识,能够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以往的问题,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得出大学生今后可能面临的创业问题或者对创新信息的新需求,从而提前准备好解决这些问题的信息源。

(二)要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平衡、文理兼顾,为创业创新提供资源保障

由于高校的专业及学科设置较为复杂,图书馆在引进资源时,要综合考虑各学科专业之间的资源比例分配状况。不仅要考虑重点学科,也要兼顾非重点学科,资源不能过渡倾斜,否则将导致失衡的情况。在电子资源的引进上,不仅要引进Springer、Science Direct等全学科的著名数据库,也要引进一些ACM、ACS、Emerald、IOP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数据库,从而能保证创业创新教育在信息资源方面相对健全,有助于大学生在校及毕业后的创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要重视省内高校及国内高校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可以通过原文献的传递来实现没有引进的缺憾,从而有利于节约资金,更有效地使用资源。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统筹安排,在考虑学校的专业设置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师生推荐资源的引进。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最终保证创业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协同学校各种资源,共同营造创业创新环境,构建创业创新保障机制

高校本身的运转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在创业创新的教育过程中更需要院系、行政部门、图书馆、后勤等多部门的协同,还需要实现校内、校外资源的整合。在创业创新教育生态体系建设上,图书馆虽然不是主要的领导地位,但是也是必要的辅助和补充,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定位,通过举办富有意义的各种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创新,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投入到创业创新中。图书馆在有关知识的传递、实践平台的搭建、创业创新理念的引导、创业素质的培养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环境的营造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构建创业创新的保障机制,明确各职能机构的责任,院系的专业培养、学校大环境的保障等都是图书馆能够发挥自身作用的前提。只有解决大学生的疑问和担忧,才能有效地保证创业创新活动的积极而深入的开展。

(四)图书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创业创新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有所体现。学生基本的信息检索和获取能力的培养需要图书馆给予指导,另外,图书馆还要参与到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中。图书馆又自身的许多优势可以发挥出来,例如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电子资源、有相对较大的活动场所和良好的环境,通过举办一些与创业创新有关的活动,吸引参与到这些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业创新的欲望。

特别应加强与各院系的结合,开展专业能力竞赛,竞赛中除了知识层面的专业比拼以外,更要侧重动手能力的比赛。

例如,艺术类的学生可以通过服装设计展、动漫影片播放、制作工艺品、美术设计展等活动,在图书馆内公开展示,供全校学生参观。开设网络论坛,学生把对创业创新的想法、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也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学者讲授其成功创业的经验,把学生创业创新的精神激发出来,并满怀信心地行动起来。只有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地体会和操作,才能引起创业创新的共鸣,才能将未来的职业前途与当前的学习结合起来。图书馆适时启发并助力学生提高创业创新的能力,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并积极探索创新。

总的来看,高校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学生还尚未完全迈入社会,对社会了解还是一知半解,完善创业创新的运行机制,其中高校是重要的一环,而图书馆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后社会发展的一大潮流,哪所高校率先行动起来,必然对学校的声誉带来积极影响。所以,需要高校的各个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根据自身的特点为双创制定规划,做好服务。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通过打造“创业创新”的主题阅读板块,打造“创客空间”,组织馆员队伍嵌入学校双创课程、青年创业事迹报告会等方式助推了校园创业创新的浪潮。高校图书馆也应该立足本职,创新思维,提升服务,为自己学校的创业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越,王东升,宁艳桃.图书馆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的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04).

[2] 王一心,周黎丽.论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04).

[3] 陆太宁.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

[4] 王秀兰,宋占茹.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作用[J].图书馆学刊,2006(2).

[5] 张建华,李慧敏.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1).

[6] 谢运洁.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6(04).

[7] 李娜.浅析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1).

作者简介:

牛瑾芳,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创业作用高校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