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新思路

2016-05-30 21:17蔡家胜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学难点数学思维小学教育

蔡家胜

摘 要: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进程,对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就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措施展开了探讨,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a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思维;教学难点;有效性

一、前言

由于传统数学教学局限于提高学生分数,仅以应对考试为根本目的,忽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新课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划,要求教学过程具有多样性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水平的好坏将决定学生此后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着力完善每一教学环节,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二、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普及,有效改善了以往教学状况。新时期教育教学主张应当遵循下述理念:在课程实施方面,要求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结构层面,强调课程均衡性与合理性的结合;在课程评价方面,要求改进教学,促进发展;在课程目标层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结合;而在课程管理方面,则要求实现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管理。以此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革新发展,彻底改变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实现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思路

(一)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把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充分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进而能够从生活现象当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本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视角提炼生活中数学元素的能力。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四季风光更替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在季节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循环”的内涵,随后再导入“循环小数”概念更易于理解。又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可创设购物中结账计算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度。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攻破数学重点难点

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众多,有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白板技术等,以目前备受推崇的“微课”为例,是以围绕某个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的全过程,并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数学学科知识点联系比较紧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难度较高,不仅需要很强的理性思维,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课前使用微课,可以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在课堂上使用微课,则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时间配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概括地说,应用微课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化,引领学生将“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同时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链条,进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如,在《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制作一段微课视频,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比如“如何测量我省的土地面积?”然后逐步讲授可行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操作演示。最后,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其他计算方法,以达到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的目的。

(三)拓宽课堂教学思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所处环境、学习程度、性格特点等都各不相同,所以对于数学的学习方面、思考方面都会表现出各自的不同之处。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身上的个体差异,关注班级全体协同发展,鼓励和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教学思路的途径之一是创设不同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探求数学问题。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式时,解答例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时,学生一般给出以下两种答案:“(5×4-8×2)÷2=2(分米),”或“5×4÷2-8=2(分米)”;此时,教师应找出其中关键点,说明长方形的一条边与一条宽是原正方形的两条边,并辅以引导,鼓励求异,使之得出更多新解法,如“5×2-8=2(分米)、5-(8-5)=2(分米)”。

四、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加以完善。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和自觉,在不断提升自我、自行探索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多元化、灵活性的转变,数学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培养课堂。作为长期坚守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客观全面地看待学生,尤其是要在关注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积极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例谈[J].数理化学习,2013(09).

[2]白银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情境[J].新课程学习(下),2011(12).

[3]徐晶.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促进数学教学成效提升[J].文理导航(下旬刊),2013(09).

[4]王春玲,宋国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龙布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难点数学思维小学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
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