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身入水

2016-05-30 00:07胡彩霞
大作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植物种子野草机遇

胡彩霞

一些冬泳爱好者在介绍自己为什么不怕冷时,他们总结出三种适应冷水的方法:有些人先蹲在池边,将水撩到身上,使自己适应之后,再进入池子游;有些人则可能先站在浅水边,再试着步步向深水走,或逐渐蹲身进入水中;还有一些人,做完热身运动,便由池边一跃而下。

在这三种方法中,他们认为第一种方法置身池外,先行试探是最安全的方法,其次则是置身池内,渐次深入,至于第三种方法可能造成抽筋甚至引发心脏病。 但是相反的,最能感觉冷水刺激的也是第一种,因为每撩一次水,就造成一次沁骨的寒冷。

其实最痛快最干净利落的是第三种方法,那些一跃入池的人,由于马上要应付眼前游水的问题,反倒忘记了周身的寒冷。与游泳一样,当人们要进入陌生而困苦的环境时,有些人先小心地探测,以做万全的准备,但许多人就因为知道困难重重,而再三延迟行程,甚至取消原来的计划。又有些人,先一脚踏入那个环境,但仍留许多后路,看着情况不妙,就抽身而返。当然还有些人,心存破釜沉舟之想,打定主意,便全身投入,由于急着应付眼前重重的险阻,反倒能忘记许多痛苦。

当今社会与以往的社会有所不同,现在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做什么事都过于小心翼翼,十拿九稳才付诸行动,那往往也就失去了机遇。现在人们都说,庸者丧失机遇,强者抓住机遇,智者创造机遇。而要创造机遇,就必须有“一跃入水”的冒险精神,否则将很难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一展身手。

如果是初出茅庐的人,是年轻力壮的人,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虽然可能有些危险,但是你会发现,当别人还犹豫在池边,或半身蹲在池边喊冷时,那敢于一跃入池的人,早已浪里白条地来来往往,把这周遭的冷,忘得一干二净了。在陌生的环境,也就由于这种人比别人快,较别人狠,而且敢于冒险,所以往往是成功者。

【点评】

这篇文章较好地运用了起兴的手法。文章先由入水的“三种方法”作为引子,然后分析各自的利和弊,在此基础上,联系到社会现实生活,最后导出规劝。整个文章,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这样的结构方式,易于操作,且所说的道理也便于人们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在前面所说的故事一定要能起到起兴的作用,后面的延伸内容跟前面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不能油水分离,互不沾边。另外,一定要做到“由此及彼”,在“彼”上大做文章,作为重点来写。

技法总结

起兴手法是一种非常适用的作文技法,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借景物描写以引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文章开篇给读者展现一幅大自然的旖旎风景,以此吸引读者,调动起读者的审美情趣,使其兴味盎然地阅读。如冰心的《笑》开头这样写:“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有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这个开头,用简洁传神的笔触,勾勒出作者眼中的独特画面,把读者带进清幽的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是由具体的事物入手,以吸引读者,引入下文。文章一开头就写看来似乎与文章不相干的事物,借以吸引读者,激发情感,引人深思。如夏衍的《野草》,本要说植物种子的生命力,借以赞扬生命力的顽强,但文章却从其他事物着手,提出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的问题,并举出狮子、金刚等。看似与野草无关,实际上却是以此为参照物,让人们对植物种子的力量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发对野草的赞美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运用哪种形式,作文宗旨必须要明确。起兴,要以表达文章的主旨为目的。起兴之景、物与引出之事、情之间有着或相同或相似或特定的关系,这样,读者的想象和思考才能沿着这一线索前行,从而达于题旨文意。否则,就无法引事、起情。当然,是否运用起兴的手法,要根据行文的需要,要讲究自然贴切,不可牵强地使用。

猜你喜欢
植物种子野草机遇
小心野草
RCEP与房地产机遇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植物种子的旅行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
检疫性杂草假高粱与近缘植物种子的波谱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