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产业“出口贫困化”增长困境及应对策略

2016-05-30 09:16牟小刚牟小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牟小刚 牟小军

摘 要:针对我国稀土行业多年来面临的贫困化增长困境,运用统计性描述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稀土行业贫困化增长的现状并阐述其原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供给大量增加、产业链前端产能过剩、高端应用欠缺、持续创新动力不足、行业集中度低导致产业难以实现优化升级。同时提出应通过实施总量控制和出口管理,打造产业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行业集中度,完成从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向以高端应用、高附加值为主的发展阶段转化。

关键词:稀土产业;“出口贫困化”;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86-04

1.出口价格低迷

按照我国在世界稀土市场上的资源比较优势和垄断优势,理应获得垄断利润和定价权。但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却呈现出产量不断扩大,而出口平均价格和创汇能力不断下降的局面,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而不得不限产保价的困境。图1所示,1996年我国稀土出口均价为9 800美元/吨,2014年出口均价为13 504美元/吨,期间价格涨幅仅为37.8%;而同期基本金属价格涨幅都维持在400%以上。除了2011年由于国家大幅削减出口配额总量,以及提高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和出口关税,再加之资金炒作因素使得当年出口均价大幅上涨到历史最高的169 000美元/吨之外,过去近二十几年间,我国稀土出口均价基本维持在低位徘徊,这使得行业内正规生产企业不仅没有获得贸易利益反而处在微利或亏损状态。

2.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例,即出口品换回进口品的比例,反映该商品的出口价格优势和竞争力的变化趋势[1]。比较期贸易条件指数大于基期指数,则出口品能够换回更多进口品,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增强,贸易条件优化;反之,则是出口品换回的进口品数量下降,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减弱,贸易条件恶化。图2所示,基期1997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等于100。在近20年中,我国稀土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仅在2010年超过基期,达到147,其余年份都小于基期;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也仅在2009和2010年超过基期,分别达到194和403,其余年份也都小于基期。这充分说明,我国拥有的稀土资源绝对优势,不仅没有使行业从稀土出口中获得贸易利益,反而整个行业的贸易条件持续多年恶化,陷入贫困化增长困境。

3.生态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稀土中上游开采、分离冶炼企业数量众多,呈现“小、散、乱”的局面。绝大部分企业粗放经营、技术设备落后、环保意识不强,为了追求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而随意排放有害废水、废气和废渣,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和土壤酸化;同时,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物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多数稀土选冶企业仍然使用池浸工艺的落后方法,这种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 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 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2]。很多这样的企业却没有承担环境污染成本,从而造成稀土市场价格严重扭曲,无法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充分补偿。从某种意义上说,稀土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已经远远超过其资源本身带来的经济价值。

二、我国稀土产业“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原因

1.大企业过度开采和小企业私挖盗采导致供给大量增加

多年来,我国稀土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和行业发展长远规划,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稀土资源的矿产开发,甚至部分违法违规小企业由于无须承担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在利益的驱使下,私挖盗采、买卖加工非法稀土矿产品、违规生产等,使得国际市场稀土供应大量增加。1994年我国稀土产量为30 600吨,占全球产量比重47.44%,到2010年产量达到顶峰时期的130 000吨,占全球产量比重97.7%,十几年间产量增幅达到惊人的324.8%。从2010年以后,我国开始收紧稀土总量控制计划、削减出口配额、提高出口关税税率,稀土年产量有所下降,但2014年仍然维持在95 000吨,占全球产量比重86.4%,如图3所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以占世界23%的储量,供应了全球80%以上的产量,这对于一个具有战略优势地位的资源行业来说,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2.产业链前端产能过剩,高端应用欠缺

我国多年来一直在稀土出口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种主导地位仅仅体现在产业链前端的原矿开采和分离冶炼方面,而高端应用却一直发展滞后。目前全国稀土分离冶炼产能30多万吨,而市场需求仅在12万—15万吨,造成分离冶炼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不得不从非法开采小企业手里采购原矿,这无形中为私挖乱采的原矿留下了市场空间。同时,由于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和研发资金的投入,稀土在我国的应用也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和初级功能材料领域,如轻工纺织、玻璃陶瓷、冶金机械、磁性材料、抛光材料等,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及应用产品销售额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不足5%[3]。这种产业链前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不足的困境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稀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能力。

3.创新动力不足

正如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4]。从宏观角度讲,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从微观角度讲,是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当前,我国稀土行业处于“生产大国、科研小国、专利受制”的尴尬局面[5],整个行业普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初级生产要素(自然资源、资金)占有优势,高级生产要素(技术、品牌、人才等)处于劣势。而决定我国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高级生产要素,这些都无法从外部获得,只能靠自身的智力创造。目前我国在稀土产业上所取得的技术进步也仅体现在上游的原地浸矿开采技术、模糊萃取分离技术,而制造高端功能材料和终端应用产品的技术基本被发达国家所垄断;同时,在高端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辅助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

4.行业集中度低,缺乏定价权

根据齐兰、张学东(2015)在《跨国公司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影响及对策》中测算,目前我国离子型稀土产品CR4仅为23.2%,属于典型的竞争型产业市场结构;而同期,我国出口到日本、美国、意大利的稀土产品分别占总额的43%、31%、9%,三者总和达到了83%,可见买方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市场影响力。目前国内从事稀土矿产开发和冶炼分离及一般功能材料生产的企业数量达900多家,但绝大部分都是属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小企业,甚至是违法违规生产企业,与正规大企业相比,在经营环境、税收成本、环境成本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以江西赣州稀土精矿TREO>90%为例,正规企业直接生产成本为7 万元/吨,环保成本3万—4 万,加税后成本20 万元左右,而2014 年底江西稀土精矿价格为18 万元[6];正规大企业生产必然产生亏损,而众多违规生产小企业由于逃避了环保成本和税收成本,即使以较低的价格销售,也能够获取丰厚利润。这样,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必然产生严重的利益分歧。如果大企业想要掌握定价权,拉高价格销售并出口,就会面临产品销售不出去的困境,从而造成违规生产小企业的低价稀土产品大量充斥市场;而如果大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也采取低价销售策略,那我国稀土行业就难以真正夺取国际市场定价权,以致缺乏价格影响力[7]。

1.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出口管理

必须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同时严格执法。对于私挖盗采、违规生产、出口走私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追缴采矿企业未足额缴纳的稀土增值税、矿产资源税及补偿费、排污费等税费,化解违规生产的低成本问题[8],从而彻底从根本上斩断稀土行业多年来形成的非法开采、生产、出口黑色利益链条,为平衡好出口量和出口价格之间的关系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

2.打造集聚效益明显的产业集群

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产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较强的竞争力,该产业的竞争优势绝不能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上,而要建立在产业集群之上[9]。我国应该通过金融、财政、税收等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以稀土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形成。运用资源税和环境税,并通过市场的方式对上游原矿开采和分离冶炼企业进行优胜劣汰;以税收优惠和专项资金,扶持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以及相关应用型产业的发展。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合理引导,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绿色采选、冶炼环保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功能新材料、元器件研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体系[10],不断推进稀土高端应用技术产业化,尽早完成从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向以高端应用、高附加值为主的发展阶段转化,从而提高稀土资源价值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4.推进行业内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和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快行业整合。可以由包钢稀土、广晟有色、中铝集团、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和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6家龙头企业为首进行行业内并购和资源整合,最终将全国稀土企业整合组建为2—3家大型企业。这样,既解决了众多稀土企业间的无序竞争,也使得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出口管理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促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136-139.

[2]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2.

[3] 刘艳,饶振华.江西稀土产业竞争力分析[J].江西有色金属,2008,(3):3-7.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70-299.

[5] 陈果,张寿庭.我国稀土定价权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矿业,2011,(12):55-59.

[6] 中国产业信息.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情况及需求变化[EB/OL].[2015-07-29]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507/331894.html.

[7] 牟小刚,马杰,朱青.我国对铁矿石进口价格话语权的缺失及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3,(10):29-32.

[8] 刘小芳,康泰玮.2014年稀土行业政策法规回顾[J].稀土信息,2015,(3):30-33.

[9] 刘亦晴,许春冬.“钻石模型”框架下的江西稀土发展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6):45-48.

[10] 廖泽芳,刘可佳.中国稀土的国际定价地位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3):59-66.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能力
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生科技训练体系构建
创新型新疆建设中R&D资源配置研究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究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基于Entropy—Topsis模型的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根据指标的无量纲化与权重测算提升高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