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语文生态课堂构建途径

2016-05-30 13:44陈鸿英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生命母亲

陈鸿英

讲究和谐健康是生态课的基本主张,教师要深度发掘人文价值,为构建生态课堂奠基。在具体操作中,要追求教学的生活回归,体现生态课的基本属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化教学情境,提升生态课运行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一、发掘人文价值,构建生态课基础

人文教育应该是所有课堂教学的第一要旨,语文课堂教学更是人文教学的重要阵地,如果說知识学习是求真,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求美、求善,语文课堂教学肩负学生情趣、情操、情感的构建使命。特别是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良性化塑造,这应该是语文生态课的主要内容。人际交往需要智慧,也需要个体内省。这些智慧意识的建立都需要有优良的历练契机,语文课堂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条件。因此,教师要提升人文教育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促进更多生命成长元素,形成生态课基础。

在学习《我的母亲》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开展对比活动:“我与胡适比母亲”,从生活、学习、思想成长等角度展开对比,找到异同点。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对比之中。在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有触动心灵的体验。有学生说:“我的母亲和胡适的母亲一样,也很关心我的学习,平时监督我做作业,但我的母亲从来没有这样狠劲地打我。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现在对母亲的关爱多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总结:“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但爱孩子的情感是相同的。胡适的母亲处于那个特定的年代,教育方式也许不是最科学的,但对孩子的真情却是炽烈的。从对比中我们都有深刻体验,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珍视母亲的教诲。”很显然,学生从文本学习中获得了很多知识之外的东西,这对学生思想品质塑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追求生活回归,体现生态课属性

将语文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和谐、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如果有条件,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场景,亲眼目睹语文的生命特征,亲手操作语文技能,体验生命成长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活感知意识,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语文生活化信息,为生态化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学生生活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认知媒介,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生活现实出发,设计生活化特征更为鲜明的教学方案。在学习《端午节的鸭蛋》时,教师让学生讨论话题:大家熟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展示讨论成果时,学生都会说出“吃粽子”的习俗,有个别学生能够知道插艾草、点雄黄、吃鸭蛋等内容。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由学生总结作者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学生很快就给出正确答案。教师继续给出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对咸鸭蛋念念不忘呢?学生思维启动,展开积极探讨,对文本主旨要义有了深刻体味: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真谛,只有充分感受生活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教师抓住学生的生活感知不放松,从学生的体验形成学习进行突破,不仅探知了文本要旨,对自身生命价值培养也多了更多思考。

三、创设生动情境,升级生态课品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介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宜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和谐互动形成思维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生态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实物展示、现场观察、生动讲述,或者借助多媒体,将丰富画面、精彩图片、生动视频、个性化文字、灵动动画等材料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形成心灵触动。教师要善于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辩论、演绎、竞赛,形成生动、活泼、多元、健康、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为全面提升生态课堂教学品质奠基。

在学习《吆喝》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学习,感知课文大意,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北京地区各个时期的吆喝声集锦,学生被多种多样的吆喝声所吸引。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搜集本地吆喝声,体会吆喝的特点。学生对本地吆喝声都非常熟悉,自然对讨论话题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内吆喝声不绝于耳。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北京地区的吆喝声特点,然后结合本地生活中吆喝声展开对比学习体味,形成生活感知,从而对这种生活现象有了深刻理解。这其实就是对社会的认知实践,从中获得的成长力量自然呈现显性。

生态课不仅追求知识传授,更注重生命成长。传统教学模式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新课改大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引入生态化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学生健康成长规律。教师从培育人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追求生态课教学,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共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人文生命母亲
人文
人文绍兴
给母亲的信
人文社科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