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2016-05-30 13:44马爱军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花木兰文言文新课标

马爱军

文言文在初中课文中的选录比重比较大,它代表的是汉语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思想。从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和学习状况来看,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这与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兴趣低落、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刻板等因素有关。面对着文言文价值和教化作用无法得到彰显的困境,创新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就成了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反思现阶段教学的现状,从中总结并探讨新课改下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从文言文教学的参与对象角度来审视现阶段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状况:

1. 从教师层面看

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出现偏差。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文言文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精神

的陶冶和心灵上的啟迪。然而,教师过分夸大字词文段、文言现象等基础知识的传授,久而久之,过多过细的课文讲解和分层剖析占据课堂,破坏了文言文的整体美感;教师教学的方式不够灵活,综合教师的教学通用模式,无非是先朗读、后逐字逐句的翻译、句法分析、提出问题串讲、归纳中心等这种模式。没有创新更不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分层教学,导致课堂沉闷乏味。

2.从学生角度讲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惧怕心理比较严重,同时也表现出没有多大的兴趣。上课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不思考也不配合讨论。究其原因,文言文与我们所处的年代相隔甚远。不管是行文造句还是文化背景,都不符合现在的语用习惯,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难免望而生畏。加之现代学生接触的都是现代语言环境,自身的文言积累缺乏,这对处于思想活跃、惯于顺应潮流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3. 文言文的知识考查体系存在弊端

考试中文言文板块对课内知识的考查内容比较多,有古诗文默写、课内阅读等。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以“死记硬背”来代替“识记”,导致很多时候“不求甚解”,一味背诵摘抄。

二、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1.以趣促学,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标倡导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爱好需求用多样化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创设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或轻松的故事氛围吸引学生“主动代入”,打消学生内心的隔阂和疏离感,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

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播放经典的花木兰动画片片断,请学生讲解自己了解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然后向学生提问:“那个时候,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呢?难道不担心欺君罔上吗?而且她还得胜凯旋,回来之后当她面对皇帝,面对从军伙伴,迎接她的又是什么呢?是高官厚禄,还是荣归故里,又或者是被依罪论处?下面让老师为你揭开这层层面纱。”以此为悬念来激发学生对花木兰命运的担忧,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清楚历史真相,感悟人物的品质。

2.丰富教法,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

教师应该改变一成不变的固定教学方式,按照新课标的理念,重在通过文言文蕴含的精神、人物经典形象的光芒等启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修养,增加文学积累的厚度。因此教师不能“满堂灌”,可以通过适当的留白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的学习和思考更深入,理解得更透彻。还可以通过提问、表演、增加现代人的解读等方式予以点拨。

例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提出“假如宋濂没有写这样一篇赠文来勉励他,同学们试想马生最后会学有所成么?”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结合现实中的实例来论述自己的见解。又如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教师可以在梳理完大意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改编成舞台剧,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从“还原现场”的表演中切身体会到作者的感受、沉郁顿挫的情绪;在学习了9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先秦诸子”散文篇目后,教师可以把《百家讲坛》中于丹对《论语》《庄子》的分析引入课堂内,这样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新颖的感知视角。

3.巧编练习,实现文言文的知识迁移

温故而知新。通过课内练习和课外巩固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虽然不提倡只顾背诵,但重点的字词和文言知识、常识等还是要牢记于心的。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后,教师可以通过“词义比较法”,用“讽、谏、刺、谤、讥”的词义解释帮助学生区分理解“讽”的古义和今义,学生能有更直观的印象。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后,找出类似的篇目和相关的书籍来进行课外阅读,辅助课内所学,培养语感。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质量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教无定法,存乎一心。新时期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从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与策略改进,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在不断地实践中探寻更多适合学生的可行策略。

猜你喜欢
花木兰文言文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花木兰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花木兰
安阳有个“花木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