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行文”教学对中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研究报告

2016-05-30 13:44王珂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行文态度文章

王珂

在目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没有真正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恰当的表达方式、没有学会持续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好方法等问题;而教师也存在着对写作教学重视度不够、将写作教学过于简化或过于复杂化的问题。过于简化,学生学不到什么;过于复杂化,学生也接受不了。因此,作文教学逐渐走进了一个低效的怪圈。

在本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活动,对课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有效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案例分析、反思总结,使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一、 “反差行文”的研究与策略实施

1.反差行文”教学的必要性

从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看“反差行文”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写作时应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标对中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情感真挚、中心明确、内容丰富。而用“反差行文”法,则矛盾鲜明集中,故事性强,情感充沛强烈,叙事曲折引人,重点突出明确,文章更有生命力。

2.“反差行文”教学策略的实施

思考不是静止单向的,而是延续的、多元的,这样思维产生的立意才会新颖深刻、有意义和价值。如果学会用这种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那么,学生笔下呈现的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而充满生机的。

举经典,识反差。

案例一: 《范进中举》 。

中心: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

反差行为表现在语言上是中举前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态度上轻视贬低,动作行为上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中举后语言是天上的星宿,贤婿老爷。态度上赞美奉承,动作行为上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通过案例分析,可提炼出“反差行文”的“四步一环”原理:首先根据文题定出写作的中心,然后根据中心,从倾向相反、互有差异的方面进行选材,通过人物的语言、态度、行为、外貌等反差描写,丰富故事情节、突显文章主题,打动读者内心。

析作文,悟反差。

写作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事物的认知和态度,抒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发读者的关注,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这样的作文才有意义。如果总在一种基调下设想构思,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必定是流于普通大众,得分也一定不尽如人意。

在人物关系上我对父亲的态度小时候是埋怨,长大后愧疚。

行为上小时候用双手捶打着父亲,长大后向父亲道歉。

语言上小时候“我以后都不理你了”,长大后“老爸,对不起”。

父亲对我的疼爱一直没变,唯一改变的只是父亲的外貌。

本文的内容是歌颂“父爱”,叙写亲情,这样的文章在中考作文阅卷场并不少见,可是小作者在行文上运用了巧妙的構思,以“双反差”的形式,写出了“我对父亲态度的前后变化”以及“我对父亲的态度、父亲对我的态度的不同”,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扣题紧,内容充实有波澜,情感真切动人,最终得分高。

写作文,用反差。

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以上述考场作文为例,阐明“反差行文”原理的运用及其在作文立意构思时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教会学生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将自己的文章不断进行升格。

3.根据“反差行文”原理,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写作来说,积累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积累写作素材,建立作文素材库。而平淡的素材是没有积累价值的,只有具备反差属性的素材才是有用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生活中观察和积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文章就是要写自己的生活:“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我们须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自我成长生活中有别于其他人、事及体验,形成自己的看法。

在阅读中领悟和积累。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借此领悟作家们观察生活的角度,感悟生活的深度,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为自己的写作打造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利用“反差成文”的“四步一环”原理积累。即审文题——定中心——巧选材——用反差——明主题。

二、“反差行文”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1.实施效果

经过3年的研究与实验,“反差行文”的教学策略研究及教学收到了较令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013级初三10月份月考班级作文成绩情况对比。

1班 44.6 3 ;2班 42.5 7 ;3班 41.9 8 ;4班 46.6 2 ;5班 44.2 4 ;6班 43.3 5 ;7班 43.1 6 ;8班 46.9 1。

注:(4)(8)班为重点班,(1)(5)班为次重点班,(2)(3)(6)(7)班为平行班。

2.总结

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反差行文”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的手段之一,用与不用,取决于每个人的写作状态。应多层次、多方面的灵活理解。但是,文章的收放全在自己的手中,不必在辞藻的华丽上做纠缠,应当在对事件情节的构思与捕捉上下功夫:用情感反差,显文章情深意长,打造动情点;用情节反差,显故事曲折有味,让平淡的叙事起波澜;用情景反差,显气氛情境的变化,一样可以深化主题;用情理反差,则道理刻骨铭心。实践证明,“反差行文”的写作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

猜你喜欢
行文态度文章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放屁文章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