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弊为利促教学

2016-05-30 14:34王春生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研组建议教学方式

王春生

面对课堂上的“低头族”“手指控”,我们该怎么办呢?

刚上课时,我尽量讲得幽默诙谐、激情飞扬,以此来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偶尔有个别学生玩手机,我会委婉地提醒:某某同学,王老师喊你听课了。起初,这样的提醒还有点效果,但好景不长。分析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课堂教学毕竟不是“脱口秀”,有些专业理论知识还是需要耐心推导、求证的,这个过程往往是复杂而枯燥的;第二,学生的心理也有“容量极限”,也有“审美疲劳”,新鲜劲儿一过,恢复如初。

为了妥善解决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在每周教研例会上,老师们集思广益,各出奇招:有的建议建章立制,严肃处理上课玩手机的学生;有的建议上课前先把手机集中存放,下课后再还给学生;更有老师使出“必杀技”,建议上课期间屏蔽手机信号。一时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最后,教研组长说:“以上建议都局限于‘管和‘堵,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化‘弊为‘利来促进教学呢?现在用手机传输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很便捷,我们能不能利用手机开展教学呢?这样做不但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强化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同时还可增加师生互动。所以我建议,咱们汽修教研组建立个微信公众号,可以把我们的课件、作业、实践操作等内容在这里发布,以便化被动为主动。”教研组长的一席话让我们“脑洞大开”,大家纷纷建言献策,逐步完善实施方案。

新学期伊始,我和15级新生的一个班开始了“实验之旅”。随着配套教材的发放,这个班学生也搬进了有Wi-Fi信号的一体化教室。在上课之前,我在微信群里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便分组实习、师生互动,同时要求所有学生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记得第一节课,讲汽车轮胎这一章。我走上讲台,大家翻开书本,只见课本如同习题练习册般,没有繁琐的理论推导,除了寥寥数语作为引导之外,没有任何答案告诉你该怎么办?正在大家迷茫之际,我笑着说:“请大家打开微信公众号,我已把相关资料的文字、维修步骤的图像、检测保养的视频等发到微信群,大家可以先自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我提问。”说完,只见学生们纷纷“埋头苦干”,对比着课本开始了自学。我走下讲台,穿行于学生之间,及时纠正学生发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引导。在这10分钟时间里,同学们如同踏上“寻宝”的征途,通过视频、图像等资料,把课本上的问题一一解决,每个人都很兴奋。到了实践环节,同学们五人一组,一个负责记录数据,一个负责操作设备,一个拿手机视频比对指导操作,一个记录疑难问题,待课下探究,最后一个负责组织协调实习操作,大家各司其职,轮流实习。在实践中,我不停地巡视、督查、示范,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教学现场秩序井然,每个人都专心投入其中,或相互讨论,或凝神静思,或动手尝试,学习热情高涨。除此之外,我惊喜地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使重要的知识点被强化,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课堂难点被及时记录。课后,我要求每个学生以留言的方式,把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对于提出的问题,我会一一回复。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手机控”倾向的学生,起到了很有效的引导和纠正作用。

利用手机开展教学,这对职业学校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据了解,在我国,有的学校已开设了“云班课”,不仅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全程使用手机,还将无线网络信号校园全覆盖,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课、答题……时代在变,我们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进步到一台电脑一只鼠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教育”的“自主探究式”新型课堂模式。我们要适应信息技术变革给课堂教育带来的影响,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化弊为利,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与汲取知识的渠道。

猜你喜欢
教研组建议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