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地“用”和“控”

2016-05-30 14:34王学亮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学中职课堂

王学亮

笔者认为,手机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中职生来说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职生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多中职校园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学生有手机,也有了使用手机的客观条件。

对于手机,一方面,学校要适当地“用”。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合理使用手机。如教师和学生建立QQ群、微信群后,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交流,教师可以随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手机布置和检查作业,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例如,教师可以把课前准备的自学资源发到QQ群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课前自学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发帖汇报自学情况。据报道,2015年6月18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一个“云班课”,教师不仅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全程使用手机,而且在全校范围内开通免费Wi-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课、答题,将“互联网+”的春风吹向课堂。该校教师利用一款拥有手机签到功能的APP进行课堂点名,省时高效。签到只是“云班课”中的一个小细节,课堂手机的功能还体现在浏览课程资源、进行知识点复习、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教师用手机教学提高了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学习更加自主轻松。该校的移动信息化教学尝试给了我们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很多启示。

对于特别爱玩手机的学生,我建议他们组建手机社团,并聘请了比较专业的老师给他们辅导,适时适量给他们布置任务,让他们参与班级的文化建设,如在网上查找资料办黑板报,拍摄自然风景图片或具有正能量的人文图片,并定期给同学们展示,利用手机制作微电影,等等。

另一方面,课堂应适当地“控”。由于多数的中职生年龄尚小,自我约束力差,手机变成了他们消磨时间的最好工具。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首先,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不要使用手机(甚至上课不带手机),身教胜于言传。其次,所有的教职员工应该通力配合,共同查处课堂上玩手机的学生,凡发现课堂上拿手机玩游戏的一律暂扣。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处理的方式,要避免与学生发生较为激烈的冲突。再次,各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班主任和班委引导下,讨论制订易操作、易检查的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刚性班规。例如,我班的学生按座位分成小组,让自制能力强的学生管理本组,自制能力弱的上课把手机关机后交给组长管理;或班里设置有类似超市存包柜的手机存放格,学生们在课前自觉把手机关机,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存放格内。最后,每一位教师都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要让自己的课充满活力和魅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逐渐降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了。

随着e时代的到来,管理学生使用手机要坚持“疏”和“堵”相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除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外,更需要我们有管理的大智慧,要注重提升学校师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其实,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的管理并不相悖,只要我们肯用心,完全可以寻求到既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又能尊重和保护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好办法。

猜你喜欢
自学中职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