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本阅读的深入展开

2016-05-30 15:24詹芳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基础知识

詹芳

“慢慢走,欣赏啊”是朱光潜在《谈美》中涉入的话题,这是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慢慢走与欣赏啊是两个动词词组,彼此关联,促成了艺术深刻的体悟活动。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要用“慢慢走,欣赏啊”奉赠学生,讓学生摒弃以往的走马观花直接奔入主题的阅读,引导学生欣赏语文文本语言的艺术美,包括字词句、修辞表现手法的运用,文本结构的把握;然后再由此深入,探究文本的主题。在这里,教师要避免急躁阅读,要赋予学生充裕的时间。

一、 细致入微,获悉文本基础知识

文本构成有其必然性,具体而言,作者在创作之初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在这一基础上,作者可用这些基础知识构制文章这一“宏伟蓝图”。读者在阅读文章感受作者思想精神的同时,也能意外地获得一些不曾熟知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初中生这一阅读群体,语文素养恰在形成阶段,需要基础知识的大量积累来促成。因此,阅读实质上是对文本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精准剥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逐步展开对文本的了解,又以该文本为切入点,精准且印象深刻的获悉了文本的基础知识。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文章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悟,也是对基础知识的储备过程。而对于这些基础知识,他们分散在文本之中,或生字、或生词组,或修辞表现手法,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慢慢走,欣赏”,体会文中作者的童真、童趣。由于童年都是相通的,因此,学生易与其产生共鸣。可一些生字生词,一些修辞手法虽然是彰显文章艺术水平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但同时也阻碍着学生饶有趣味的体会这种童真童趣,直至文章的内涵。所以,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清除这些障碍。如,对于生字生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逐字逐句的阅读圈画,“菜畦”、“桑葚”、“臃肿”、“攒成”、“缠络”、“斑蛰”、“高枕而卧”等。对于修辞手法的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描写百草园景色的段落进行精准阅读,让学生试着找出景色描写所运用的修辞表现手法,及所呈现的效果。例如,有学生指出第2段描写油蛉、蟋蟀、木莲时就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 层层推进,精准把握文本结构

字词句是血肉,情感思想是灵魂,那么结构便是文章的骨架,它承载及展现文章的血肉、灵魂,并使其构成整体,鲜活展现在读者面前。正因如此,文本结构的地位也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章,逐段分析概括,精准把握文本结构。换句话说,文本结构的把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的,跟随作者层层推进的情节概括出各个点,然后在进行点的分类,概括出几条线索。所谓的线索其实就是文章的骨架,是文章的结构图。在这里,同样需要学生慢慢进行,避免走马观花,无法对文本结构形成精准的把握。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文题就已经透露了文章的结构。从“从……到……”这一句式来看,文章具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可能是互相平行,也可能是交叉进行。此外,一个“到”字,或意在指出空间上的移步换景,或表明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可以说,题目所给出的信息虽是模糊的,但我们仍能从中提取到“百草园”、“三味书屋”这两个空间,作为结构把握的依据。为求精准,还需要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细致入微的阅读。阅读中发现(1~9段)都是有关百草园的;(10~24段)是关于在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部分又各包含许多小部分,如百草园这部分又分为:有趣的动植物、神奇的传说、雪地捕鸟。在有趣的动植物中,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就将景物连在一起,以面烘托点,以点详尽面,而且作者从季节切入,更加完整地介绍了百草园的景物,使描写完整且生动。

三、 由点到面,精准挖掘文本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脉动的心脏和灵魂,对于创作不可或缺,对于读者必须领会。可以说,一篇文章的字词句,以至段落都是指向主题的,所以获悉主题,也必须从这些入手,但不能以偏概全,管窥蠡测,要由点到面,将这些散乱的字词句,段落组织起来,以其整体的指向作为挖掘文本主题的方向。

还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如不由点到面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在读到第9自然段的时候,将鲁迅这篇文章当作前后对比的课文来分析,且还会从“我”不愿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三味书屋进行讽刺。可实质上,从点到面进行依次解读,会发现三味书屋中同样有很多乐趣。前后连起来,构成了作者童年时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及欢乐,有着无忧无虑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语文文本阅读活动要有条不紊的进行。急会生乱,走马观花会有所遗漏,所以应“慢慢走,欣赏啊”。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基础知识
学校里的“百草园”
清律的基础知识
三味书屋
掌握基础知识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