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稻86的籼粳性鉴定

2016-05-30 10:48杨军王海凤郭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

杨军 王海凤 郭涛

摘要:海稻86是非常珍贵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其耐盐碱优良性状为有效利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利用InDel分子指数法对海稻86的籼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稻86为籼稻,且初步确定其不是野生稻。这就为杂交育种亲本配组中有效利用海稻86耐盐碱优良性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海稻86;InDel标记;籼粳性

中图分类号:S511.035.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10-0024-03

海稻86是以1986年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的海水稻而命名,2014年9月1日该品种正式在农业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上公布。海稻86的典型特点是稻穗为青白色,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耐淹能力,是非常珍贵的水稻种质资源。水稻是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1,2],可有效压盐洗碱,改良土壤,使重度盐碱地改良为中、轻度盐碱地。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目前有近46.7万公顷盐碱地,不适合耐盐碱性差的作物生长[3]。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是育种家将优良水稻品种与海稻86杂交选育出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的耐盐碱水稻品种。然而,目前对于海稻86的籼粳性尚未定论。如果在杂交育种亲本配组之前不能正确地了解亲本的籼粳性,则会导致选配亲本失当及育种结果不理想[4]。因此,明确海稻86的籼粳属性、了解其籼粳分化程度是利用海稻86耐盐碱优良性状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上用于鉴定水稻品种籼粳性的主要方法是程侃声[5]提出的“程氏指数法”,但该方法需采用较多的数量性状,需培育至成熟植株才能完成各个形态指标的测量[6],在实际分类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和人为主观因素影响[7]。针对传统鉴定方法存在的缺陷,卢宝荣等[8]通过比对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品种93-11基因组序列,筛选并实验验证出与栽培稻的籼粳遗传分化密切相关的34个InDel特异位点,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水稻品种的籼粳性及籼粳分化程度,并将该方法称为“InDel分子指数法”。InDel分子指数法是鉴定水稻籼粳属性的特异方法,相对于传统鉴定方法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灵敏性,可以用于籼粳属性鉴定及遗传分化等方面的研究 [6, 9,10]。本研究采用InDel分子指数法对海稻86的籼粳性进行分析鉴定,以期为合理利用海稻86进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用于本研究的材料为粳稻品种日本晴、籼稻品种93-11以及待测品种海稻86。

1.2DNA提取

将日本晴、93~11以及海稻86种植在28℃人工气候箱中生长至3~4叶期, 每个品种选择新鲜叶片约1 g ,按照CTAB方法提取各水稻品种基因组DNA[11]。

1.3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采用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合成的34对特异性InDel引物(表1)对日本晴、93-11以及海稻86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体系:2×Taq Mix 5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引物浓度10 μmol/L),1 μL 模板DNA(50 ng),ddH2O补足至10 μL。反应程序: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30 s,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PCR扩增产物用3%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电压100 V,电泳时间60 min左右。

1.4数据分析

InDel分子标记为共显性标记,以粳稻品种日本晴、籼稻品种93-11基因组DNA电泳结果为参照,读取待测品种海稻86在34对InDel标记上的基因型数据。分析方法参考卢宝荣等[8]提出的标准进行,具体如下:在各标记位点上,凡是与日本晴扩增条带位置一致的记为纯合粳稻基因型(JJ);凡是与籼稻 93-11扩增条带位置一致的,记为纯合籼稻基因型(II);既出现与日本晴条带位置相同又同时出现与93-11条带位置相同条带的, 则记为籼-粳稻杂合基因型(IJ)。根据海稻86在34个InDel位点(N)上的基因型数据(JJ、II和IJ)来确定其籼粳类型。海稻86的籼或粳型平均基因频率(Fi或Fj)按照卢宝荣等[8]的方法,用以下公式计算:

籼稻型基因频率 Fi=2∑N1Xii+∑N1Xij2N;

粳稻型基因频率 Fj=2∑N1Xjj+∑N1Xij2N

式中:Xii为样品在某一InDel位点上由电泳条带判读的纯合籼稻基因型(II);Xjj为样品在某一InDel位点上由电泳条带判读的纯合粳稻基因型(JJ);Xij为样品在某一InDel位点上由电泳条带判读的籼-粳稻杂合基因型(IJ);N等于特异InDel引物对数34。鉴定籼粳性的判别标准见表2。

2结果与分析

2.1三个品种PCR扩增结果

用34对InDel引物对日本晴、93-11以及海稻86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发现在各InDel标记上产生了明显的多态性条带。其中海稻86在标记R3M53、R4M13、R4M17、R10M17上的扩增条带与粳稻品种日本晴扩增条带位置一致,在其它30个标记上的扩增条带与籼稻品种93-11扩增条带位置一致。在这34个InDel标记扩增中都未见到稻杂合基因型条带。部分标记扩增结果如图1。

2.2海稻86籼粳性分析

根据海稻86在34个InDel位点PCR扩增结果,计算其粳型(Fj)或籼型(Fi)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待测品种海稻86的粳型(Fj)基因频率为0.1176,对应的籼型(Fi)基因频率为0.8824。根据表2的籼粳性分类标准可以确定海稻86为籼稻。卢宝荣等[8]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稻在R1M47等某些InDel位点扩增中会出现更高的多态性且其检测的所有野生稻均为籼、粳中性,据此可以初步确定海稻86不是野生稻。

注:三个品种上样顺序依次为日本晴、93-11、海稻86。M为DL2000 DNA分子标记;1、2、3依次是上述三个品种标记R1M7的扩增结

果,4、5、6为标记R1M30的扩增结果,7、8、9是标记R1M37的扩增结果,10、11、12是标记R1M47的扩增结果,13、14、15是标记R2M10

的扩增结果,16、17、18是标记R2M24的扩增结果,19、20、21是标记R2M26的扩增结果,22、23、24是标记R3M53的扩增结果。

3讨论与结论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有效改良利用盐碱地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12]。目前公开报道的耐盐碱水稻资源较少[13],海稻86作为非常珍贵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其含有的耐盐碱优良性状为有效利用盐碱地、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利用InDel分子指数法对海稻86的籼粳性进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其为籼稻,且推测其不是野生稻。海稻86耐盐碱能力强,但是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量低、株型偏高等。今后对海稻86进行改良,取其精华将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致谢:海稻86由陈日胜研究员提供,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王维国,刘东. 苏打盐碱地改良种稻技术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4):30-33.

[2]严海霞,何文寿. 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改良与水稻种植技术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49(11):2693-2695.

[3]张凌云.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主要改良措施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7):5266.

[4]孙淑红. 从龙粳20的选育探讨常规育种亲本选配问题[J]. 中国稻米, 2010,16(3):12-13.

[5]程侃声. 亚洲稻籼粳亚种的鉴别[M].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6]王明军,王云月,陆春明,等. 利用籼粳稻特异InDel标记分析云南糯稻品种的籼粳特性[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3):333-337.

[7]陈雨,潘大建,曲延英,等. 水稻籼粳分化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07(12):3-7.

[8]卢宝荣,蔡星星,金鑫. 籼稻和粳稻的高效分子鉴定方法及其在水稻育种和进化研究中的意义[J]. 自然科学进展,2009,19(5):26-36.

[9]王林友,张礼霞,勾晓霞,等. 利用InDel标记鉴定水稻育种材料的籼粳属性[J]. 核农学报,2013,27(7):913-921.

[10]王林友,张礼霞,勾晓霞,等. 利用InDel标记鉴定浙优系列杂交稻籼粳属性和预测杂种优势[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7):1243-1255.

[11] Murray M G,Thompson W F. Rapid isol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lant DNA[J]. Nucleic Acids Research,1980,8(19):4321-4325.

[12]吕晓,徐慧,李丽,等. 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J]. 土壤,2012,44(2):203-207.

[13]Hiroki T,Muluneh T,Akira A,et al. MutMap accelerates breeding of a salt-tolerant rice cultivar[J]. Nature Biotechnology,2015,33(5):44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