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强:创业不唯互联网

2016-05-30 22:43朱冬
中外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名医牙齿口腔

朱冬

BBC曾有一期节目,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对比:“你很容易辨别出哪些是美国人,即使让他们穿上爱尔兰人的服饰,因为他们有个显著特点:都有着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美国人对牙齿的在意,据说是从婴儿长出第一颗牙就开始保护的。而牙医在欧美、日本,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业,甚至有的家庭几代人都可能找同一个私人诊所的牙医看牙。

而在中国,由于口腔医疗资源的稀缺,不论是牙齿疾病、种牙、补牙,还是美牙等口腔护理,“看牙难,找专家看牙更难”,都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阻碍近年来人们对口腔健康医疗的需求。而且行业数据也显示,目前中国中产阶级对美牙的需求正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4年下半年,在医美行业工作八年之久的余文强,放弃百万年薪全身而退,从零开始创办中国美牙互联网品牌“名医看牙mingyikanya”。而此前,他曾经是伊美尔北京区负责人,亲自操盘管理过五家医院。

提到口腔疾病和口腔护理,公立医院自然成为一般患者的首选,其次就是一些连锁口腔诊所。立志做互联网美牙平台的名医看牙,到底是借了互联网东风,做单纯的“线上医院”简装版?还是连锁口腔诊所O2O模式下又一次“变形记”?连公立医院都解决不了的看牙难题,互联网美牙平台绝处逢生又谈何容易?

余文强给《中外管理》解释的理由是,“口腔医疗健康市场有痛点又有很大空间,这是我们的创业契机。与公立医院非但不是竞争关系还有合作。我们的就医患者、客户与社区性、连锁口腔诊所的客户群并不重合。而作为互联网美牙平台,我们并不唯互联网。”

目前,这家创业才不过一年的互联网美牙平台,融资即出,投资人意向已基本落地;已经有1500家口腔医院与其签订合作协议;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京东金融、京东医美汇也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究竟余文强和名医看牙的底气从何而来?

从百万年薪高管到从零开始

和那些有着青春资本的刚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小鲜肉”相比,余文强踏上创业路的时候已经“人到中年”,放弃百万年薪的高管职位,冲破心理纠结和家庭阻力,当时一拍即合的创业兄弟也只有三人,这样的创业之路亦有点破釜沉舟的劲头。

2005-2007年,余文强在一家大型教育集团任董事长秘书,过的是“7-24”的日子,就是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工作,或为工作待命的状态。时值所在公司也在融资阶段,作为董秘,一天睡五六个小时,每天凌晨1-2点休息也成常态。但也就是在那两年,与律师事务所、审计、会计事务所、企业、政府频繁打交道的余文强,积累了很多公司运营、市场、商业模式等相关专业知识和人脉资源。

“现在来看,这绝对是我今后创业的一笔巨大财富,创业维艰,无论是从抗时间压力还是工作压力上,那段任职经历都是创业前很好的历练心智和提升专业深度的机会。”他如此回忆。后来,余文强离开老东家,应朋友邀请来到一家做医疗美容口腔整形的民营医院。从市场部经理做起,两年半后,余文强凭借业务能力被委任独立管理一家门店医院,后来逐步涉足从一家、两家再到一个片区五家医院的运营管理。

七年的管理运营经历,使余文强对口腔医疗美牙服务的行业脉络了解得愈发清晰。

首先,美牙市场足够大!在美国一个牙科大夫和患者的比例是1:1000,即一个大夫服务1000个病人,日本是1:2000,欧洲是1:4000,中国大陆却是1:28000。毫无疑问,口腔健康医疗是很有市场潜力的。而美牙整形保健与单纯的口腔疾病治疗又有很大区别,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对牙齿美白、矫正、美学修复等美牙服务有较高需求,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不可限量。

其次,这个行业有痛点!站在患者角度看,口腔医疗与健康护理价格并不透明;客户选择成本高,即患者并不能准确判断哪家医院是适合自己病征和需求的,尤其魏泽西事件后,很多医院诊所的网络排名更加不可信;就医挂号时间成本高,且质量缺乏保障,患者去公立医院排号就医,最大的感受就是“等”,网上流传的很多公立医院口腔科专家号都排到第二年(这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普通诊所的医疗质量又存在隐患。一般的牙科诊所,由于无法从器材规模上与大医院相比拟,所以也面临市场营销成本高、采购成本高的难题。同时缺少名医资源,一个诊所的专家有限,往往一个大夫会面临超负荷坐诊的工作量,无形中影响了就医质量。

余文强觉得,时机似乎成熟了:无论是从创业心态还是把脉行业痛点、上下游供应链后的判断,加之自己对此行业因了解而产生的兴趣,如果能够独立创业,光专注于口腔医疗领域的牙齿美容整形这个小领域,就足够能成就一番事业了。

厉兵秣马,备战行业痛点

大约经过半年多的酝酿期,2015年下半年,余文强正式创立“名医看牙”。

与很多创业公司相比,余文强的特别之处在于,公司一起步,他的创业思路不仅被“公开评判”,还融入了很多实力创业人的宝贵经验和前车之鉴。

这就是2015年末,余文强带着初创核心团队参加了由劲霸集团全权冠名的“黑马创业大赛”,与来自全国的创业人角逐,余文强借力互联网,专注牙齿美容整形的C2B,精益创业的模式,一路从全国300强杀入全国30强,而后成功入围全国10强,并获得当年的“2015年微+人物10强”。等于说,从创业思路、商业模式再到盈利模式,余文强的公司在全面启动之前,先来了一场市场演习和评审修正。

紧接着,公司进入紧张的厉兵秣马期,按照余文强的思路,从痛点着手,逐个攻破。

浸淫医疗健康行业多年,余文强太了解专家资源稀缺的“紧迫感”。于是,凭借在医美行业多年累积的人脉和渠道资源,余文强和团队一起奔走洽谈成功签下来自北医大、首医大、301医院等知名院校的20多名口腔博士,以及专业口腔科主任级别以上的优质医生100多位,建立了名医看牙的线上专家团队。

相比很多线上医疗平台几万名的专家资源,名医看牙的问诊平台的100名专家略显冷清,但余文强解释说,这恰恰也是自己的纵深优势。

“首先,以美牙服务为核心方向,我们所选专家也主要致力于牙齿美白、矫正、牙齿种植、超薄瓷贴面及儿牙服务,与公立大医院和很多民营医院的口腔疾病治疗的方向并不相同,也就不存在专家数量和方向上激烈竞争的问题。其次,美牙服务面对的是中产阶级以及90、95后有牙齿美容需求的群体,这和很多社区性、连锁口腔门诊的普通受众又有区别,从竞争维度上看,通过细分客户群体,我们在商海里游得更快。”他对记者描述。

不过于创业公司而言,能够学会在客户细分上做文章的并不止名医看牙一家。互联网模式下,很多科技型创业公司嫁接医疗健康,颇见成效的也不少。名医看牙如何突围?

w名医看牙组建了一只100多名的线上口腔专家团队,并与1500家医生资历、医院环境、设施能够满足客户(指有美牙需求的客户以及牙齿整形的患者)需求的民营口腔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这些都是线上资源库,在实现了客户的线上预约、咨询后,公司并没有将精力投注在进行技术性攻关或推出某种将医生、客户对接的App或客户端,呼吁让医生能够更便捷地实现线上问诊和答疑,反而选择的是通过C2B模式,让美牙客户(也就是C端),通过名医看牙的互联网平台,得到一个量身定制的就诊方案后,到名医看牙的签约医院(B端)进行更专业的就诊服务。而名医看牙实现的盈利分成也是来自B端,而非普通模式下从客户身上赚平台费。

通俗一点说,就是客户到这个平台后,实际上可以开启“懒人模式”,大数据分析也在起作用,一旦就诊方案确立后,接下来的排号难、约专家的难题得到更大程度的化解,客户只需要去指定的机构、找到指定大夫、专家,在约定时间、地点进行就医。

而从资金流上看,因为考虑到美牙服务的医患风险相对牙齿疾病的就诊风险更低,余文强引入了“金融第三方支持”:客户将费用支付给名医看牙平台,平台与金融机构(如目前的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京东金融等)合作为客户提供分期付款支持。诊所直接通过名医看牙获得客户,完成一项,支付一项。而当客户积累到了一定规模,就会有不错的现金流。同时在质量保障上,实现价格透明后和尝试与保险机构合作,引入保险,为客户提供保障。

在互联网模式下,垂直细分精耕细作,不到一年时间,名医看牙如今已经积累逾万名高端会员客户,这在同业竞争者里属于尚好水平。“牙齿美容整形是个小领域,但是想象空间非常大,服务几万名客户,就可以轻松做到几个亿的规模。”余文强说。

创业,就是把事做足了也未必成功

尽管创业时间不长,但是余文强谈起自己的这段经历,感悟颇多。

从创业心态上看:

首先,毅力要放在第一位。余文强的经验就是,作为创始人,毅力是必备条件,这决定着今后遇到任何创业难题时,你是否都能挺得住。

其次,合伙人团队性格或工作方式互补。倘若谁都想当老大,或都不想担责任只想当“二当家的”,这个团队班子搭不起来。

再者,创始人要有前瞻性和规划性,走一步看一步要不得。“能做到这三点,这个公司才可以起步,但即使这三点都做到了,也要作好失败的准备。”余文强如是说。

从创业团队上看:

在成熟的企业里带团队,工作的好坏可能会觉得有公司做支撑;而自己创业,组建团队、管理团队却是一个带队“拼命”的状态,创业需要的是共经风雨、不离不弃的队友,能够对行业有准确的把握和判断很关键,如果找不到这样的队友,还是不要急于开始创业。而一旦团队建立,珍惜人才、人性化管理更加关键。成熟型大公司往往看重员工能力,而创业型公司更看重人品,能不能陪公司走得更远,他认为品行大于技能。

最后余文强补充说,“虽然当下是一个全民创业时代,但还是不建议所有人都去创业,因为现实情况是,即使把事做足了,也未必能成功。”

猜你喜欢
名医牙齿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让名医们上线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怎么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