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的“性格脾气”

2016-05-30 03:21俞妙兰
上海戏剧 2016年1期
关键词:南曲格律曲牌

编者按:古典曲学贯穿着宋、金、元、明、清历代曲体戏剧艺术,昆曲既集大成,曲论丰厚。传至当代,昆曲剧种复兴但曲学一脉颇显式微。于众而言,文字与唱腔可有身感,却难谙个中三昧。新剧“名是曲非”、编牌“无从下手”、听者“难分彼此”等困惑普遍存在。昆曲的本质是曲牌体音乐,本刊今年起推出俞妙兰撰写的“昆曲曲学小讲堂”,旨将昆曲辞、乐、唱以及剧目应用的曲学知识,循序渐进、点面结合、择要介绍,并探求当代环境下昆曲曲学的新时代性。

什么是昆曲曲学?

昆曲曲学是昆曲制曲、度曲之学,是传统曲牌体音乐体制下创作与奏唱的技术型运用体系,根据戏剧表达需要组合曲牌,以汉字音韵为基础,按格律填词成定性曲体文辞,用器乐与歌唱形式呈现的昆曲音乐艺术之学。

为什么说曲牌有“性格脾气”?

单个曲牌字、词、句、韵的结构,表达的情感基调,演唱板式节奏的舒缓或急促,适用的戏剧情境,行当匹配,歌唱方式,音乐调门等先决条件就是曲牌的“性格脾气”。《荆钗记·上路》【八声甘州】,《振飞曲谱》概括为“曲调悠扬,外、副、末三个角色,身段优美,画面多姿多彩,于载歌载舞中描摹出阳春三月的诗情画意”。其主要使用特性为路途观景抒情、一或两支连用、节奏舒缓、以多人歌唱为主独唱较少等。《琵琶记·登程》《焚香记·登程》《长生殿·偷曲》亦是,脱胎于此曲的【甘州歌】承袭了这种特性,《荆钗记·赴试》《玉袂记·游湖》《南柯记·之郡》等亦是。

曲牌的“性格脾气”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情境适用。戏剧中有分别、见面、行路、思念、倾诉、问答、读写、观望、饮宴等限定性场景,需要对曲牌做出场景适用的甄别,此特性在南曲孤牌中尤为重要。【铧秋儿】多用于互诉离合感伤、声调凄凉,如《牧羊记·望乡》《琵琶记·书馆》。【江头金桂】多用于生旦之间自述或对话,如《琵琶记·盘夫》《金雀记·乔醋》。【销金帐】【风云会四朝元】多用于旦角独自哀思或诉愁,如《琵琶记》赵五娘、《荆钗记》钱玉莲、《长生殿》杨贵妃等用之。有些曲牌口语性强而不重抒情,如【光光乍】【六么令】【香柳娘】【神仗儿】等。

2.情感指向。戏剧情感有喜怒哀乐、欢庆怨恨、凄楚悲愤等各不相同,曲牌情感与人物情绪相协调,文辞、唱腔、声情、表演均能恰到好处。南曲孤牌多具独立的情感特征且不可更移。如【山坡羊】悲愤凄切、怨恨伤情,《渔家乐·藏舟》邬飞霞祭父归舟的悲痛愤怒、《雷峰塔·断桥》白素贞断桥怨夫的凄恨、《牡丹亭·惊梦》杜丽娘春情泛起的莫名伤感、《玉簪记·问病》潘必正诉说病情的伤怀忧闷、《琵琶记·吃糠》赵五娘生活苦难的哀叹。另如【绵搭絮】【懒画眉】缠绵婉转,【大迓鼓】【出队子】轻松欢悦,【一江风】【梁州序】飘逸沉着,【刮鼓令】激越澎湃,【太师引】顿生疑讶,【红纳袄】起伏高低等。联套曲牌的情感基调比较一致,如南南吕宫【梁州新郎】套气氛平缓、【锦堂月】套喜庆欢乐,南黄钟宫【画眉序】套轻快明畅,北正宫【端正好】套激情昂扬,北双调【新水令】套端庄雄壮,北商调【集贤宾】套哀怨凄楚等。遇剧情转变或情绪转折,套数连牌方式也随机应变以适应之。套内各牌情感,南牌富于变化,北牌连贯性更强。

3.音乐规制。曲词通过演唱转换后的视听效果,体现在笛色、节奏、风格、唱式、归行、粗曲细曲等方面。如曲牌对笛色(演唱和伴奏的调门)有一些特定规范。六字调(1=F)只用在商调、黄钟宫、北越调、南南吕宫的曲牌,如【懒画眉】【三仙桥】【啄木儿】,【二郎神】【集贤宾】套等;南仙吕入双调曲牌大多使用小工调(1=D),如【步步娇】套、【嘉庆子】套等。曲牌板式节奏有散板、一板三眼、一板一眼以及南曲的一板三眼加赠四种基础格式。曲牌在连续重复使用时,以及使用套曲时,后面的板式节奏要紧于前面的;慢曲牌子不宜做快节奏抒发情感,如【忒忒令】【渔灯儿】【二郎神】等;快曲牌子不宜用于舒缓情绪,如南曲【双声子】【归朝欢】【腊梅花】【蛮牌令】等,北曲【收江南】【沽美酒】【太平令】【豆叶黄】 【水仙子】等。【念奴娇序】【山花子】【大和佛】多用于同场合唱,鲜有独唱。有些南曲曲牌用做干念牌子,如【金钱花】 【一封书】 【双劝酒】【普贤歌】【缕缕金】等。

4.组合方式。曲牌运用有单曲、重复、联套、合套、复套等多种灵活多变的组合搭配方式,用来应对各式各样的戏剧情境。有些曲牌生存于套数音乐中,离套即失去单独行动的能力,尤其是北曲单牌;有些曲牌只能独自使用,与他牌不合律,常是南曲孤牌;有些曲牌既能入套又能独立使用,如南南吕宫【宜春令】套中各牌均可孤用,其中【秋夜月】【金莲子】甚至可代替引子用于角色唱上。南北合套的组合相对固定,北双调【新水令】与南仙吕入双调【步步娇】合套,北黄钟宫【醉花阴】和南【画眉序】合套等,北主南辅、轮次交替。套曲中各牌的前后位置序列相对稳定,如【川拨棹】用在套数尾部。有些曲牌宜连用而不宜拆分或单用,如南曲【尹令】与【品令】,【小桃红】与【下山虎】等,北曲【石榴花】与【斗鹌鹑】,【脱布衫】与【小梁州】,【快活三】与【朝天子】,【哭皇天】与【乌夜啼】等。

5.定格协律。格律是曲牌的根本特性,包括辞格、音韵和板位,规定了字素、词段、句段的组合结构。如《西楼记·拆书》【一江风】词“意阑珊,几度荒茶饭,坐起惟长叹。记西楼,宛转声声,扶病而歌,遂把红丝绾。蓝桥咫尺间,蓝桥咫尺间,谁知风浪翻,(常言)好事多磨难”。其格式为11句3个词段;4、5、6句不押韵,共8个韵位,1、8、9、10句平声韵,2、3、7、11句仄声韵;8、9两句为定格重句。再以第一词段为例:共3句,结构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第二、三两句的第三、五两字是板位。括号中为衬字,填词加衬须另遵详规。如此即构成曲牌的格律,因牌而异、绝不相同。格律虽可因词情而破,但不可随意出格。总体看,南曲格律较严谨,北曲因从诸宫调、杂剧到昆曲的演化过程复杂,曲牌格律变体较多。

曲牌的“性格脾气”

是固定规律吗?

曲牌的属性相互交叉作用,形成一个有机体系。上述特性中,有时会因事制宜地有所变通。还是以【八声甘州】为例,也可用于在某个室外场景中的描景叙情,并可以独唱,如《白兔记·麻地》《牡丹亭·劝农》等。即使如【八声甘州】【甘州歌】以及【胜如花】【武陵花】,还有【朝元歌】【泣颜回】【朱奴儿】【五马江儿水】等都可用于行路描景,但各自所要表达的戏剧情绪差异巨大。又如【一江风】【水红花】等情绪表达能力较少受到约束。

曲牌有这些“性格脾气”是共通特点,但其具体表现又各展纷呈。需要长期研习体验众多曲牌的特性,才能游刃有余地使用和表现昆曲曲牌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南曲格律曲牌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沈璟《南曲全谱》版本系统考论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曲牌园地】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对五峰南曲传承现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