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农在探索中艰难前行

2016-05-30 08:04区劲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吴兴区吴兴贷款

区劲

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随同农业部第29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赴湖州吴兴区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体访谈等方式,深入乡村、合作社、种养大户、产权交易中心和农村合作银行开展调查研究,就吴兴区在“三农”工作中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的探索进行了深入了解,我着重围绕金融支农这个主题开展调研。

一、吴兴区基本情况

吴兴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北依太湖,是湖州市中心城市所在地,下辖1个高新区和12个乡镇街道,总面积87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2万。吴兴是浙江民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形成了以新型纺织、金属制品、机械装备为支柱,通信器材、电子信息、新能源、绿色食品等相应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区现有7家挂牌上市企业,栋梁、三一、新长宁等一批知名大企业纷纷在这里投资兴业。吴兴不仅经济发达,还是浙江的科技强区、教育强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4.86平方米和56平方米,城乡居民收入比达1.62:1。

2015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06.6亿元,增长9.4%;实现财政总收入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分别增长9.8%和12.6%;规上工业增加值5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6.7亿元,分别增长7.5%和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2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6元,分别增长8.4%和9.8%。

吴兴区现有银行机构18家(含2家新开业支行),既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全国性国有银行,也有华夏银行这种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还包括嘉兴银行、台州银行、泰隆银行、湖州银行、南浔银行这些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吴兴农村合作银行。另有小额贷款公司3家,民间融资机构5家。

全区银行存款规模保持稳定,9月末,存款余额为352.21亿元,同比增长4.03%。贷款规模持续增长,贷款余额达到344.13亿元,同比增长11.04%,新增贷款24.83亿元。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贷款余额为149.14亿元,同比增长4.74%,新增18.0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21.88亿元,同比增长17.85%,为今年以来最高,新增13.44亿元;区内四家主要涉农银行共发放涉农贷款余额61.38亿元,同比增长14.3%,新增3.37亿元。

二、吴兴区在创新金融支农机制进行的探索

2014年6月吴兴区印发了《关于深化农业金融服务创新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吴政办发[2014]82号),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级有关部门和吴兴农村合作银行、市农信担保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吴兴区农业金融服务创新领导小组,全力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新模式,建成“一个风险补偿基金、一个融资服务平台、一项金融普惠工程、一套担保抵押机制”的“四个一”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信贷激励机制。区财政安排900万元投资市农信担保公司,三年来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3.2亿元。出资300万元设立农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区政府、区农村合作银行、市农信担保公司三方以30:18:52的比例承担农业贷款担保损失,撬动农业信贷资金1亿元,首批16家农业企业评级授信3700万元。

二是健全融资服务体系。建立区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资源(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等品种交易。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信息库,将全区重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逐一建立信用档案。鼓励农业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老恒和直接融资14.04亿元。创新农业民间融资体系,5家民间融资机构开展资金借投、撮合、涉农贷款业务1009笔、13.25亿元。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今年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综合产权抵(质)押贷款的指导意见》和《吴兴区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邮政储蓄银行、湖州银行等推出了以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农房、“房票”等为担保物的“惠农贷”“产贷通”“房票贷”“丰收卡”等新品种。截至9月末,各金融机构的农村综合产权授信余额达3.66亿元。

四是改善金融服务方式。提升涉农贷款服务,实行办贷受理、调查、审查、审议、审批“五个优先”。对农业生产性企业实行分级管理、授信,简化程序、降低费率。全面推行“整村授信”,创新“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贷”服务,建立健全农户电子档案,统一贷款流程。

三、金融支农的创新亮点

一是整合资源,统筹兼顾,创造性开展农房拆迁安置工作。

吴兴区在建设新农村改革试验区(八里店镇南片)过程中,坚持资源集中高效使用,将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创建、农房改造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促进了财政资金的集成和高效投入;专门组建了吴兴东部新农村投资有限公司,政府将相关资源和园区部分土地转让收入注入,实行企业化管理、实体化运作,具体承担园区融资、建设等工作。以公司为主体,创新农房拆迁安置“房票”机制,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通过“股权式安置”,将被拆迁农民富余安置房享有权按每平方米1600元折价人股发证(“房票”),在三年建设期内,农民可享受不低于10%的股权分红,三年到期后,农民可选择继续持股,也可凭票置换安置房。模式创新后,现在农民还可将“房票”按每平方米3000元的价格抵价用于购买政府指定的碧桂园等2个项目的商品房。在湖州银行的支持下,通过农民与开发商、新农村投资公司和政府签订四方购房合同,以个人名义向湖州银行申请住房贷款,贷款金额以“房票”折价为限,政府担保,新农村投资公司负责按期还款付息直至房屋竣工办理交付手续。通过“房票”机制,拓展了农民住房选择权,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节省了政府现金流,降低了农房拆迁难度,有力促动了“整村拆迁”,更通过统筹城乡房源,积极消化了城镇商品房库存。这种模式使农民、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等多方受益,一举多得。现已累计发放“房票”28.8万平方米、户均收益2.6万元,并在吴兴区部分乡镇推广。

二是适应新常态,主动转型,深入乡村开展金融活动。

吴兴区农村合作银行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经济凋整,产业全面过剩的新形势,紧紧围绕支农支小的定位,转型发展,将工作重心转到基层,以“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和培训客户经理队伍,现全行共有560人,客户经理人数已达160人,下一步还要继续增加。建立了“上午办公,下午下乡”的客户经理日常工作机制,落实走访机制,深化客户经理驻村的网格化服务机制。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建立健全农户信息档案,对贷款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农户贷款发放信用贷款,贷款利率实行优惠,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为5.6%左右,比以前大幅降低,也低于其他股份制银行,有效缓解农户贷款担保难、利率高的问题。截至9月末,已对174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占全部行政村的74%,其中已完成102个村;建立农户信息档案48110户,占总农户55.07%;授信证发放27913户,授信金额达到22亿元;发放农户贷款14352户,贷款金额33.84亿元,其中发放小额信用贷款7143户,金额5.15亿元,比年初新增4617户(增长1.8倍),3.72亿元(增长2.6倍)。

四、经验总结

一是经济基础好。吴兴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吴兴区上半年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财政实力强。辖区内金融机构云集,正在打造浙北金融中心,区内银行业存贷比高达97.7%,再加上省市一级银行的信贷投入,可以肯定地说吴兴属于资金流人地区,金融资本雄厚。

二是政府正确发挥了看得见手的作用。成立了农业金融服务创新领导小组,财政出资投资了市农信担保公司,财政出资设立了农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成立了区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出台一系列文件推进农村综合产权抵(质)押贷款。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搭建完备,缓解了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部分风险。

三是坚持市场化创新。把金融支农放在市场经济的视角下考虑,采取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打破了以往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式。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实现共赢局面。

五、思考和建议

农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风险高、效益低的明显劣势。风险主要包括生产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这几年,质量风险高发,一个质量安全事件就对一个农产品产业造成致命打击,例如奶粉事件和草莓事件等。农业主要生产的是初级产品,农业生产者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没有门槛,竞争激烈,利润也相对较低。而金融资本追求的是安全和利益最大化,自然对农业关注不够、兴趣不大。认真分析吴兴区金融支农的情况,在欣慰的看到有不少创新和突破同时,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瓶颈:

一是支农的金融机构仍然较少。主要还是吴兴农村合作银行、农业银行和湖州银行。9月末,吴兴农村合作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4.74亿元,占同期涉农贷款总额的89%;农业银行的2家支行涉农贷款余额5.54亿元,占比9%;湖州银行吴兴支行涉农贷款余额1.1亿元,占比不足2%。从中可以看出,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仍然还是以农信社系统(吴兴农村合作银行属于此系统)为主。

二是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放贷谨慎。既有这些企业抵押物较少,执行较难的因素,还包括前期部分农业企业主由于经营不佳发生跑路情况,导致一批互相担保的企业相继倒下,给银行和担保机构(包括市农信担保公司)造成较大损失,使这些金融机构更加谨慎。

三是政府出资的机构经营水平和能力不足。缺少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管理的水平和能力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认可。市农信担保公司在经营中出现了较大损失,农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虽然成立并对部分企业授信,但这并未成为金融机构贷款的依据,因此该基金尚未进人具体实施阶段。

为了解决金融支农的困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等政策,从调研情况看,也的确产生了一些效果,包括对涉农贷款利率大幅下降,特别是吴兴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业银行涉农贷款平均年利率分别在5.7%、5.2%左右,大幅低于其他银行。但是对于涉农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还不足以调动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支持的力度。因此建议:

一是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给予税收优惠措施。特别是对处于种子期的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和投资给予免税,对普通农户贷款在一定金额内(如30万元)给予免税,对一般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和投资给予减税。

二是支持农业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上市融资。调整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和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上市融资,促进他们不断规范发展。

三是建立统一的农户信息档案。建立农户信息档案是解决农户贷款难的基础,现在基本是由各银行自己做,尤其以农信社系统进展最快。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现行做法导致一是各银行重复投入,二是不利于所有银行参与。最好由金融监管部门牵头,各级政府和银行等机构参与,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建立统一的农户信息档案。各银行根据本行的风险偏好,设定不同的权重,制定贷款限额和利率水平。这样能够使所有银行参与到涉农贷款,农户也能互相比较,取得最合适的贷款。

四是对政府参与出资的担保和基金等机构要采取市场化管理手段。聘请高层次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强监督,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注重发挥社会效益,形成良性发展,真正发挥出作用。

五是改进涉农项目财政资金投放模式。大幅度整合各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改变现有政出多门、细小杂乱的情况,给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实现财政资金的集约化使用,提高使用效益,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共同推进“三农”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吴兴区吴兴贷款
湖州市吴兴区:构建消费帮扶机制 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湖州市吴兴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浙江吴兴: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架起“最美走廊”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塘甸小学六(1)满天星中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湖州吴兴区积极推行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