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化下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2016-05-30 17:16李秉海
今日财富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营银行市场化金融

李秉海

摘 要: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银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金融的市场化,更是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的民营银行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很多机制还不够健全;另一方面,金融的市场化的不稳定性,又使得民营银行的发展充满着不确定性。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从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了民营银行发展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民营银行;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的发展也逐渐打破了其传统的单一垄断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民营银行发展模式。从民营银行的发展来看,其是在大的金融环境下不断成长起来的,因此可以说,金融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营银行的发展,不同的金融环境所造成的民营银行的发展状况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中国的民营银行来说,当前的金融市场化的发展,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

所谓的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产品完成交易的场所。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交易是由国家所控制,私人资本不允许进入金融交易过程中。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都逐渐转入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以获取新的发展机遇。由于金融产品属于特殊的交易产品,其发展情况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是否稳定。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金融的市场化较晚,且广度和深度与其他行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是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传统的单一性质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的市场环境的需求,因此,金融的市场化逐渐开始。

从大体看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是与市场经济改革体制的改革相伴而生。在计划经济年代,金融体系中的银行发展是资源分配的主导,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已经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使得股份制、民营银行逐渐开始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化起步较晚,所以从当前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仍旧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其主导作用的银行体系发展不够完善。虽然民营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国有银行占据主导的局面仍旧没有发生变化,民营银行的力量十分弱小;其次,金融体系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从我国当前的银行资产来看,存在普遍的资产质量较低的现状。一方面,虽然自十八大以来,民营银行和民营控股的非银行机构有所增加,但是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良资产率较为严重的局面没有得到缓解,银行发展主要依赖于用户存款,从而使得金融风险过为集中;另一方面,股市发展持续走低,许多股民的资金被套牢,使得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严重缺乏信心。因此,在这种大的环境中,民营银行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其当前的发展情况出发,采取相关对策,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自我国逐渐放开民营银行的发展限制时,民营银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有银行与民营银行合作互补,竞相生存的局面。从1996年我国的第一家民营银行成立以来,到十八大三中全会以后,民营银行所占市场比率逐渐增加,尤其是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提出,民营银行更是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2014年,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领域有所增加,从而使得5家民营企业得到批筹,14家民营控股的非银行机构得到发展,与此同时,由民间资本所主导的村镇银行也得到了发展。而随着2015年“两会”的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在这种政策引导的带动下,我国第一家“虚拟银行”——前海微众于2015年正式上线,从而更加推动了银行市场化的步伐,使得金融体系朝向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虽然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金融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在根本上并未改变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民营银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阻碍,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改革的成败。

2.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营银行发展不平衡。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最为根本的区别就是,其发展资金主要来自于民间或个人资本,并在发展过程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民营银行发展最为根本的要求和动力就是,要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撑,并在资本流转中实现利益的增值。这就使得虽然我国政策鼓励民营银行的发展,但其对资金要求较大,因此很多地区或个人,并没有能力来发展民营银行,这就造成了民营银行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从地域的分布方面来看,民营银行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及广州等沿海地区,中西部等地区几乎没有。虽然东南沿海等地,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就为民营银行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民间资本,民营银行最先在这些地区得到发展,本就无可厚非。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中西部地区对民营银行的需求逐渐增大,其所蕴含的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但民营银行的主要业务仍旧集中在沿海地区,且业务种类也十分狭窄。这种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使得民营银行无法融入到更大的金融市场中,其产品和品牌的推广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2)民营银行自身发展体制不完善。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由于其起步较晚,因此其发展规模与体制建设,与国有银行差距较大。一方面,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国有银行曾长期占据市场的垄断地位,而且在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国有银行积累了较多的市场、人力等资源,而民营银行发展时间较短,而且缺乏国家相关的信誉担保,因此当其完全按照市场化的相关规则运转时,其机制的建设情况就远不如国有银行;另一方面,民营银行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发展起来的,因此很多民间资本的持有者缺乏相关的银行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导致其在银行经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银行股权的不合理、公司经营品牌建立不足,高风险投资较多等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最后,民营银行的企业文化建立缺乏明确的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品牌和文化的宣传。但民营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宣传与策略往往缺乏新意,而且很多时候都只是集中在公关、图案、广告方面,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种缺乏科学的文化宣传的行为,对其品牌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金融市场化条件下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策略

银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也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机制运转经营。因此,针对当前的金融环境和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关策略:

首先,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国家相关的政策环境要继续向民营银行倾斜,建立健全对民营银行进行监管的法律体制,确保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二,对于民营银行运转的不透明性及信用较低的情况,国家应该建立信用机制,实施电子检测,从而让民营银行的运转逐渐的透明化,提升其信用度,扩大民营银行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第三,完善存款制度。民营银行的信用度较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吸收存款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在建立国家信用体制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完善存款体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从而既能够确保存款人的相应利益,同时也能够在民营银行退出时,减少其造成的冲击与影响。

其次,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机制,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一方面,民营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股权结构,从而可以防止内部人事分散的情况,加强对银行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建立起专业的业务分类经营制度。我国的民营银行普遍存在业务经营同化,业务不专的情况,因此使得很多民营银行的差别只是名称不同,其服务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应根据其自身的优势,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从而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业务服务。与此同时,我国的民营企业也应该积极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聘请专业的银行管理人员,积极实行员工激励制度,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高效的人员管理机制;最后,加强对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民营银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贷款交易,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外部风险控制,还要根据民营银行自身的特点,严格控制银行内部的贷款风险,对于股东贷款,要设定最高额度,对于较为重大的贷款,要严控审批程序,从而避免投资者对于贷款的非法违规占用。对于有关联的企业之间,要对其资金流向进行严格监控,防止贷款资金流向不明,发生银行贷款危机。

总之,在金融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下,民营银行的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有极大的机遇,因此,民营银行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既要抓住机遇,又要积极进行银行内部改革,从而更好地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从而对金融市场化形成良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晓昊,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之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1).

[2] 韩学文,浅谈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

[3] 宫舒影、刘伟,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经济论坛,2008(05).

[4] 吴穹,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04).

[5] 周明帅,民营银行经营路径探析——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6] 罗春婵、姜岩,首批试点民营银行的比较分析[J],金融经济,2016(02).

[7] 马昕彤,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6(02).

猜你喜欢
民营银行市场化金融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我国民营银行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P2P金融解读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