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2016-05-30 18:03张可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1期
关键词:奖品老家爸爸

张可

记得当年我上小学的时候,奖品一般就是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字样,再加印上学校的红章。每次得到这样的奖励,我都如获至宝,激动不已。奖品往往被我珍藏起来,几经搬迁也舍不得扔掉,直到现在还锁在老家的旧柜子里,成为一段弥足珍贵的童年记忆。

如今的我,迈上三尺讲台,为人师业已10余载。每逢期末,我也常常会为给学生发放什么样的奖品而费一番心思:有奖励文具、体育用品等实物的,也有侧重精神鼓励的,比如发奖状、合影留念、举办先进事迹展览等,不一而足。直到有一天,我才恍然顿悟,最高的奖赏并不是这些。

这还得从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谈起。在我带过的学生中,张晓慧应该说是很不起眼的。之所以不起眼,是因为她基本上不和其他同学交流,就连和她的同桌,一个月也难得说上几句话;甚至在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她也总是沉默不语。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好,但她从不捣乱,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很少引起大家的关注。

清明节,我回老家省亲。闲聊间,有一本家老伯突然问我:“你认识晓慧这孩子吗?听说她在你们学校上学。”我一时诧异,老半天才想起她的样子。

“难道你不记得了——晓慧就住在你们老家房后的第二排,从小就很乖巧的……”我心里一惊:“她怎么可能是我印象中的晓慧呢?印象中的晓慧聪明伶俐、乐观开朗,见谁都是笑眯眯的,而且好学懂事,一直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孩子。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爬树给她摘柿子时,被马蜂蜇到嘴唇的窘况呢!七八年没见过她了,怎么就……”

“自从前年她爸爸得癌症去世以后,她妈妈经受不住打击,得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天天说胡话,也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晓慧从此也好像变了个人——见人低头躲着走,也不爱说话了。这不,原本可以考上重点高中的,这下只能去你们学校了!”老伯顿了一下,又恳切地对我说:“这孩子实在太可怜了,既然在你的班里,你可要好好照顾她啊!”

我赶紧点头应诺,内心却好似被针刺一般。

吃过午饭,我决定去晓慧家看看。可是她家的大门紧闭,敲了半天也没人开。

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在翻看手机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晓慧的手机号和QQ号是绑定的。于是我就申请和她加为好友。没想到她的空间日志对陌生人是完全开放的,让我得以对她发表的“说说”和照片一探究竟。原来,网络成了她感情宣泄的重要渠道——她的QQ空间几乎每天都有更新,有时候一天发表的“说说”就有十几条。

“说说”中最早一条写于小学升初中的暑期:“毕业考试我得了全班第一名,老师专门给爸爸打电话表扬了我,爸爸奖励了我一个平板电脑,我要用它好好学习,还要记录我的美好生活!”初二年级有一条:“今天老师批评了我,我真不应该迟到的,可是……可是……都怪我!”还有一条:“我真的很压抑,连我最敬重的李老师也看不起我了,好想哭……”初三的时候有一条:“别去强求别人的哀怜,我就是我!考不上就考不上,让学习见鬼去吧!”前几天有一篇:“一群人在等着看我的笑话,他们才是一文不值的,我都不屑搭理他们!”最后的一篇是刚刚更新的:“班主任居然在敲我家的门,我咋招惹他了?!”

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对她的很多“说说”都进行了认真的留言,一直到凌晨两点。很快我就收到了她的回复:“你是我班主任吧?谢谢你的关注。其实,我挺想和你聊聊的——不仅因为你是我的班主任——更因为从小你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只是,从初中开始,我爸爸永远离开了我,我很失落,渐渐我发现老师们也开始冷落我了。我觉得,在他们的眼中,我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学生——其实,我更不愿意搭理他们,他们不理解我,我也不愿与瞧不起我的人打交道!”

虽然她没有提我的名字,我的内心还是被深深地刺疼了!突然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自私了,平时总以管理难度大为借口,而把注意力放在个别学生身上,或者对优等生关爱有加,或者使尽浑身解数与个别“刺儿头”斗智斗勇,却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置之不理,让他们备受冷落!于是我给她留言:“晓慧,老师以前对你了解不多,是老师疏忽了,我向你道歉!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希望你可以通过努力,学得一技之长,支撑起整个家——老师支持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老师,如果不方便,在网上给我留言也可以,好吗?”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把更多的信任、鼓励给了晓慧,她也总是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面对面坐下来聊天。当然,在网络上我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改变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不久,任课教师们纷纷向我反映,晓慧上课开始积极发言了,就连实训任务也总是能够很好地完成!

看到晓慧的变化,我感慨良多。我认为,中职生与其他同龄人一样,都拥有许多优点。对他们来讲,可怕的不是没有志气,而是在长期缺乏师长关爱的日子里,任岁月蹉跎,渐渐失去了自信的底气。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用信任的眼神与他们交流,用温情的话语去鼓励他们,用拍肩膀、竖大拇指等肢体语言去表达肯定,给表现欠佳的学生作业本里夹个“真心话”小纸条……课余时间,我常约学生到办公室谈心,还时不时给表现突出的孩子们奖励一些我从老家带过来的特产——核桃、柿子、米糕。

很多学生看似平凡,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或许很多人走过茫茫求学路,始终没有机会获得像一本笔记本那样的奖励;但对他们来讲,只要有人能够关注他们,就是对他们最高的奖赏!

猜你喜欢
奖品老家爸爸
Thinking思考
最美是老家
乡下老家
乡下老家
折磨人的奖品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老家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