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八代集中咏蝉和歌的考察

2016-05-30 09:40费培群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和歌蝉蜕歌者

费培群

摘 要:蝉作为文学表现的一种,经常被运用于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继905年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万叶集》成立之后,在敕选和歌集、歌人的私家集以及近世的俳句等中蝉仍然被大量吟唱。近年来,关于和歌中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万叶集》,而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着眼于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初期,由天皇敕命编撰的最早的八部敕选和歌集,考察其咏蝉歌的相关特点。以此得以窥知古代歌者由蝉而营造的诗歌世界,而后进一步与万叶集做对比,明确其对万叶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八代集;蝉;万叶集

八代集中的蝉有“せみ”和“ひぐらし”两个物种,不同物种出现的季节不同,但本文对其不加以区分,按照同属蝉科的动物统称为蝉。其次,八代集中根据蝉的表记不同其表达的意思也有所区别,在考察咏蝉和歌之前首先需进一步明确本文的考察对象。

一、具体考察对象

八代集中关于蝉的不同表记有“ひくらし、ひぐらし、うつせみ、せみ”四种。在分析上述各表记之前,需明确和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修饰手法。首先是“枕詞”。据《日本国语大辞典》的解释,枕词多为5音,以固定形式冠于特定的语句上,修饰该成分,调整句子语调,与整体思想并无直接关联。而“空蝉の”作为枕词的一种,转自 “现人”,表示现世及现世的人,在此基础上使用空蝉、虚蝉等表记,发展成含有蝉蜕、蝉以及无灵魂时身体的虚脱状态等意。作为枕词,因上述表记而含有人生无常、世事无常之意,多冠于“命·身·人·空·世”等前。

另外,关于“空蝉”,《奥仪抄》中有观点为:空蝉不仅指蝉蜕,也指活着的蝉。对此,山本健吉认为:歌中吟唱的“鳴き暮らす”等,表面上是指活着的蝉,但意思是蝉蜕,也仅仅是由蝉蜕联想到其实体而已,说同时表示活着的蝉,不过是在理论上企图将其合理化而已。因此,本文参照众歌集的评释,引用山本健吉的观点,将本文研究对象确定为在自然界中具有生命意义的蝉。根据此观点可排除作为枕词、蝉蜕以及灵魂离去后的身体等含义的和歌,具体为:古今 73 443 448 716 831 833 1003;后选192 794 804 805 897 972;新古今1146。

其次是“掛詞”,即双关语,用于同音且意义不同的词,使一词包含多重意思。在上表所示的和歌中,主要为“ひくらし”及“ うつせみ”同时在和歌中兼有“ひぐらし”及“空蝉”之意。此类和歌参照评释,由于其和歌吟唱的主旨大多与上述考察对象并无直接关联,除古今771与拾遗370外,其余不作考察。具体有:古今424 425 1101;后选265 ;拾遗 371 372;新古今1800。

最后,在上表所示和歌中,共有5首包含了“蝉の羽”,因其主要作为比喻意义,指像蝉羽一样轻薄的夏衣,在此不作考察。因此,本文以有生命的蝉为对象,在排除上述和歌的基础上,对其余部分进行分析。

二、咏蝉歌的主题取向

按上述方法,笔者共整理出下表所示34首考察对象,其大多被收录在各自的夏、秋、恋卷中,另有少数收录在杂卷。本文将选取其代表示例,对不同的主题取向进行分析。

歌集 古今 后选 拾遗 后拾遗 金叶 词花 千载 新古今 计

歌数 6 10 4 1 2 1 4 6 34

(一)借蝉抒恋情之苦

从古至今,恋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以歌言情,蝉作为文学对象,同样与歌人的感情世界紧密相连。如下例:

蝉の声きけばかなしな夏衣うすくや人のならむと思へば (古今·715)

蝉鸣宣告了夏季的到来,听闻其声总觉得难过,身穿轻盈的夏衣,我所爱的人,他的心会不会也像这夏衣一样变薄变淡呢。歌者闻蝉而生悲,更是因为心中唯恐爱情逝去的担心与忧虑。而蝉鸣也恰好反映了歌者的心声,听者伤怀,愁人更愁。像这样,此类和歌大多表现了在爱恋时的伤心与难过以及对恋人的相思之情等。对恋情这一主题的吟唱逐渐被确定下来,在古今集之外的歌集中也多有体现。

(二)以蝉衬夏之清凉

夏日的蝉鸣往往会给人一种聒噪的感觉,但在有水、有风、或雨后的夏日,伴着蝉鸣,酷热的夏天也让人觉得凉爽舒适。八代集中关于将蝉收在夏卷里的一共有8首,笔者根据其特点,其中共有3首描写了夏季蝉声音的清爽,给人一种清凉之感。

風吹けばはすの浮き葉にたまこえて涼しきなりぬひぐらしのこえ(金叶·154)

风吹过,露水如珠滑过浮动的莲叶,傍晚的凉爽伴着阵阵蝉鸣袭来。这首和歌名为“水風晩涼といへることをよめる”,说明了歌者在傍晚的荷花池旁,看着景色,清风徐来,听着蝉鸣,更有别样凉爽的风情和雅趣。

(三)以蝉咏秋之意境

秋是日本和歌中的传统主题,而蝉是营造秋之意境的重要文学对象之一。与秋相关的咏蝉和歌在八代集中多达40%以上。蝉声渲染的秋意浓浓,而秋景、秋情更在一代代歌人的吟唱中得以丰富鲜明。笔者对其内容进一步归类如下:

1.秋到 古代歌人对季节的敏锐感知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均有所体现,并逐渐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自然观。秋蝉断断续续的嘶鸣恰似宣告了夏之逝去、秋之到来,这种季节的变化流转,更引发歌人们的无数感叹与秋情。

庭草に村雨ふりてひぐらしのなくこえきけば秋はきにけり(拾遺·1110)

骤雨过后,夏季的炎热慢慢褪去;蝉鸣阵阵,原来是秋天到了。晚夏初秋、雨后蝉鸣催发季节变换的无限落寞,秋情正是在这声声蝉鸣中日渐浓厚。

2.秋寂 秋季万物的凋零与夏季的繁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山家、日暮、秋风、蝉鸣等元素的相互组合,更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余韵悠长的秋景图。

秋風の草葉そよぎて吹なべにほのかにしつるひぐらしのこえ(后选·253)

秋草的枯叶随风摇曳,在万籁俱寂的秋景中,风声和隐约传来的蝉鸣互相应和,更平添了秋的萧瑟和寂寥。此类和歌朴素却耐人寻味,虽是对景物的直接描写却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至今读起来仍历历在目。然而,歌人更多的是以景寄托自我的感情,在秋天的无尽萧瑟中抒发内心的孤寂。景的寂寥与人的寂寥彼此渗透,情景交融。

ひぐらしの鳴く山里の夕暮れは風よりほかにとふ人もなし(古今·205)

蝉鸣阵阵的山家,傍晚时分,除风之外无人来访。山家、日暮、蝉鸣、秋风、无人来访,所有引发秋之伤感的景物被组合在一起,总给人以无限的惆怅和孤寂。歌者从蝉鸣中听出了无尽的寂寞与秋凉,同时融入了自己落寞的情感,是景物在歌人心中引起共鸣的最直白表现,达到了情和景的完美融合。与此类似的和歌在八代集中多有体现。

另外,如金叶·604无法判断是否与秋相关,以及被收录在夏卷中的后选·194、新古今·270,这三首和歌虽不能归为秋之寂寥,但由景的寂寥与蝉声引发的人孤寂之情却是相通的。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3.秋天的忧郁 体现秋天歌者内心的忧虑、沉思以及倦怠之情的有以下两首和歌。

心ありてなきもしつるかひぐらしのいづれも物の飽きて憂ければ(后选·256 )秋天的傍晚,蝉鸣的无精打采恰似我自身的倦怠,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感到厌烦。秋天的闷闷不乐因为蝉鸣而进一步加深。以及如新古今·369所示,“ひぐらしの鳴く夕暮ぞ憂かりけるいつもつきせぬ思ひなれども”直叙由于秋天日暮的蝉鸣,更加感到秋的凄凉,自身也因此生出无尽的忧郁。

如上述三类分析所示,蝉与秋之意境在歌人的吟唱中被日渐丰富。蝉作为咏秋和歌中常用的意象被确定下来,不仅仅是因为蝉特殊的季节特色,更是因为声声蝉鸣恰似歌者内心的独白,寄托歌人心中的种种心态与感悟。

(四)借蝉叹生命的无常

无常观同样是日本文学作品中鲜明的主题。自佛教传入日本后,其无常的思想便渗入到各类文学作品中。诸行无常,生命也是无常及短暂的。

つねもなき夏の草葉におく露を命とたのむ蝉のはかなさ(后选·193)

蝉以夏草之上的露珠为食,而露珠易逝,本已无常,依靠露珠延续生命的蝉本身又是何等的缥缈与短暂。歌者感叹蝉一生的虚幻,有何尝不是对人自身生命无常的认同。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歌者的主题感受,而蝉鸣声声,也仿佛对这种短暂缥缈的生命的悲叹。

秋近きけしきの森になく蝉の涙の露や下紅葉染むらん(新古今·270)

秋意渐浓,鸣蝉因生命渐尽流下的悲伤的泪水染红了满树的红叶。歌者以奇特的联想及表现,将蝉鸣理解成是对生命尽头的悲叹,其深刻的哀伤更触动我们对自身生命稍纵即逝的感伤。

(五)其他

拾遗·467“あさぼらけひぐらしのこゑ聞こゆなりこや明け暮れと人のいふらん”是一首根据描蝉生活习性所创作歌,语调轻快简明,虽单纯朴素却仍不失其韵味。 佛晓时分,蝉声传来,据说这个蝉啊,一天到晚都不住声。体现了歌者对身边景物的细微捕捉与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别有一番清新的趣味。

三、对万叶集的继承和发展

笔者对八代集中的有关咏蝉和歌作了如上5个归纳与总结,当然,每首和歌中体现的感情与意境并不能单一而论,很多情况下是彼此相辅相成的,在此只是根据其主要的主旨进行划分。按同样方法,笔者对万叶集中的相关咏蝉和歌进行了分类。如下表:

恋情 思乡 夏的忧郁 季节推移 秋

1982 3589 3617 3620 1479 1964 3655 2231 3951

与第二部分进行对比可知,在继承方面,八代集对蝉意象的运用总体上还是延续了万叶时代的风格,只是思乡之情未曾体现,然而在某种层面上看,笔者认为对家乡的思念也可归为恋的范畴,只是对象的不同而已。至于,其对象发生改变的原因仍需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做进一步考察。同样,虽然关于忧郁情绪描写由万叶的夏季转到秋季,只是时令的不同,其主旨是相通的。

在发展方面,首先,八代集在写景上的创作更加多样化,夏日的风情,雨后的蝉鸣,山家秋景的寂寥,而后与自我内心的孤寂加以结合,其歌风较万叶集的朴素更注重情趣与意境,形成了多元化的诗歌世界。

其次,在于对蝉意象与生命无常的组合运用。咏蝉以抒发生命的短暂无常,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由于蝉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蝉的这一特点与歌人的情感巧妙地引起了共鸣。其二,与“空蝉”的用法和意义不无关联。奈良时代的“うつせみ”其意义并未直接用于表示佛教的无常观;但在奈良时代末期到平安时代随着佛教的推广,“空蝉”逐渐产生表示蝉蜕之无常的语感,成为“無常なこの世”的枕词。又《万叶代匠记》(精选本)中有“空蝉ノ世云如く、常無キ人トツヅケタリ”,所以,无常观的渗透最终产生了这种枕词的用法。进而因为空蝉又转意为蝉,所以笔者认为由此蝉在某种层面上也继承了其无常的语感,表示生命的无常。至于其最早在何处使用、是否受中国蝉诗的影响仍有待考察。

四、结语

蝉作为审美对象经常被日本歌人用于古典和歌的创作。其主题取向多样,表达的审美意境也情趣深远。在八代集中最多被用于描写恋情和秋两个方面,各占了32%与44%左右。这两个主题是对万叶集的继承,但在此基础上各自将主题意境加以丰富,形成了许多优美而又值得称赞的作品。另外,日本歌人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把握也不容忽视,这种对季节流转,万物变迁的纤细的感受性逐渐被延续,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季节观念。最后,蝉与生命的无常以及蝉声似是对生命尽头的悲叹在八代集的被歌人吟唱,形成了万叶所没有的独特主题。

蝉的丰富内涵使其逐渐成为文人情感和心灵的载体,由于篇幅限制,笔者无法在此对中国蝉诗和日本咏蝉和歌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故将至作为今后的考察课题。

注释:

日本大辞典刊行会编《日本国语大词典》(缩印版).小学馆,1987年.

《カラー図説 日本大歳時記·夏》.讲谈社,1981年.P323

和歌为“今こむといひてわかれし朝より思ひくらしのねをのみぞなく”,与拾遗370内容相同。竹冈正夫编《古今和歌集全评释》中对此评论“「ひぐらし」を単に物名式に読み込んだ程度にしか解していないのは浅薄である。『正義』の言うように、「ひぐらし」に寄せた歌と解すべきである。”

竹冈正夫(编).《古今和歌集全评释 上》.右文书院,1981年,P391,

《岩波讲座·日本文学和佛教》<第4卷·无常>.岩波书店,1994年,P10~14,

参考文献:

[1]峯村文人(校注).《新古今和歌集》<日本古典文学全集26>.小学館,1987年.

[2] 日本大辞典刊行会编.《日本国语大词典》(缩印版).小学馆,1987年.

[3]山岸徳平(编).《八代集全注·上》.有精堂,1985年.

[4]山本健吉等(监修).《日本大岁时記·夏》.讲谈社,1981年.

[5]窪田空穂.《古今和歌集评释·下》新订版.東京堂,1976.

[6]窪田空穂.《万葉集评释·下》新订版,東京堂,1952年.

[7]小沢正夫(校注).《古今和歌集》<日本古典文学全集7>.小学馆,1978年.

[8]小岛宪之,木下正俊,佐竹昭弘(校注).《万葉集》<日本古典文学全集1-4>.小学館,1962年.

[9]《岩波讲座·日本文学和佛教》<第4卷·无常>. 岩波书店,1994年.

[10]竹冈正夫(编).《古今和歌集全评释·上》.右文书院,1981年.

猜你喜欢
和歌蝉蜕歌者
毛南和歌
蝉蜕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山县和歌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滴心湖:致蝉蜕
歌者和履痕
On e at a Time
黑暗中的歌者——试析《寻找小糖人》的叙事技巧和情感诉求
蝉蜕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