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的四个关注点

2016-05-30 10:15方玥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方玥

摘 要:合理的教学设计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探寻通过关注文本解读、语用实践、情感提升和作业延伸四方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语用实践;情感提升;作业延伸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5B-0081-01

一、关注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准备阶段不可或缺的步骤,深入透彻的文本解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准确恰当地把握文本信息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本节课的文本背景是Mike及他的朋友们正在公园里野餐。Mike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妹妹Helen,大家拿出食物招待Helen。这节课所学新知为两个新单词:pie, cake及一个新句型的问答:Would you like.../Yes, please./ No, thank you.执教者抛开固有模式,在仔细分析、准确定位学情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文本,对教材进行或增添、删减,或调整、置换等,使教学文本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其根据单元主题(food)及文本内容(Would you like a pie?)将本课话题定位定为share the food,再构了At the snack bar和Introduce a new friend场景,把本课时的核心句型和词汇融入一个有一定意义的对话情景,让学生整体体验词汇和句型的语用情境,帮助学生初步学习并形成语言运用能力。

场景一:At the snack bar

以教师情景设问“在小吃店可以吃到什么食物”呈现新词,以本节课重点新词pie, cake及句型Would you like.../Yes, please./ No, thank you.初步展开文本。并运用韵律小诗对新单词进行渗透(A pie? A pie? No,no,thank you./A cake? A cake? Yes,yes,please.)这样可以让单词的教学有情境和趣味性。

场景二:Introduce a new friend

设问:“Who is the new friend?”,通过watch the cartoon找出Mike介绍给大家的亲朋友(Helen),再以大家跟Helen一起公园野餐和share the food的情景,顺其自然巩固内容——食物类单词,在此基础上,继续以主线人物Helen渗透句型Would you like a...? Yes, please.和No, thank you.

二、 关注语用实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执教者在Practicing环节从听、说、读、写、演等方面层层深入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Look,listen and answer.教师B呈现文本场景后,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看着Su Hai、Yang Ling和Helen分享食物的图片,提出疑问:What do they share?让学生带着疑问听文本录音,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保持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达成语用输出。

活动二:Underline,choose and practice.首先,教师B让学生画出分享食物的问句,用以巩固操练句型Would you like...;其次,选择Helen到底想要哪种食物,并找出依据(即答句Yes, please.和No, thank you.)。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细读文本,更有效地学习文本的同时,通过话题“What would Helen like?”将已知串成一条线,以点到面,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三:Read,act and talk.在细读文本,理解细节信息的基础上,教师B设计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文本,添加朗读评价表激励学生热情互动:语音语调正确,感情丰富到位,评价为“Good!”并获得一颗星;在此基础上能够自然大方表演,评价为“Great!”并获得两颗星。同时让学生在talking time(Enjoy food in groups)的语境中学以致用,学生的语言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并通过展现自己的成果体验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实现学生语用能力的层次性提高。

三、关注情感提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执教者通过偏远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生活写照,从而渗透share with them our food,clothes and our love,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的情感提升自然、贴切、真挚,是一种真正的浸润、有效的提升。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教材作为情感教育的载体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习得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

四、关注作业延伸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

要使英语作业发挥作用,教师应该认真解读文本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本班学情,科学设计课时作业。如执教者布置了四种作业,但仅要求学生任选其中的两项完成。(1)I can read.(朗读文本)(2)I can chant.(以创作韵律诗的形式巩固重点句型)(3)I can write.(完成抄写本p23课文相关内容)(4)I can share.(与家人或朋友分享物品或食物)。有效的作业应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活动性、趣味性,应当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达到及时巩固课堂所学、有效拓展课内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婷婷.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行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朱思怡.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