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探讨

2016-05-31 01:08张建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6期

张建

摘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对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徐州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分析了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考虑人口密度、交通区位和医院距离等因素的选址原则,给出了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应急;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引言

徐州是江苏省的煤炭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建材基地,百余年的煤炭开采和频繁的采石活动,造成了大量的煤炭采空区和滑坡灾害隐患,因此,构建合理的避难场所是提高城市防灾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法则[1]。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对于完善徐州市城市安全体系,增强抗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

一、徐州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2012年初,徐州市政府依据《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DGJ32/J122)、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编写制定了《徐州市主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该规划详细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期限和空间布局结构及配套设施要求等。

规划区范围:徐州市主城区范围(不含铜山城区),总面积553平方公里,近期规划期限为:2012年~2020年;规划了三类避难场所,其中固定应急避难场所53处(包括公园绿地、学校场地,不含体育设施),占地总面积为509.6公顷,其可作为应急避难场所使用的面积为237.61公顷,按人均2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计算,共可容纳人口为118.81万。规划体育设施14处,场地占地总面积为70.19公顷。次主城区规划中心应急避难场所8处,总占地面积491.1公顷,其中可利用场地的面积为241.76公顷,按人均2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计算,共可容纳人口为120.89万。建筑型应急避难场所以大型体育馆、展览馆和校舍等为主。本次规划建筑型应急避难场所17处,占地面积156.04公顷。

二、徐州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

近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主要包括: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和建筑型应急避难场所两类。截止2015年底,徐州已开辟市、县(市、区)级应急避难场所73处,其中市级应急避难场所5处,分别是滨湖公园/市民广场、淮塔及周边、大龙湖公园周边及新城区,总用地面积为319.7公顷,可容纳避难疏散人口79.93万人。另外对于高校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和徐州师范大学云龙校区已完成了基础设施的配置,总用地面积达3.66公顷,总计可容纳人口达1.83万人。其次,位于鼓楼区的劳武港防灾避险公园、位于铜山区的凤凰山人防疏散基地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对于固定场所体育设施的建设高尔夫练习场/市级、大郭庄也相继建成,占地面积分别为24.24公顷和1.78公顷。紧急避难场所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分布空间较零散等状况,近期仅提出规划指引,指出空间布点。

三、徐州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徐州自1986年以来,多次发生地质灾害,因此,被列为全国重要防洪城市与抗震城市,相应的应急防灾体系的建设也起步较早,但相应的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即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人口居住空间聚集性加剧,使得潜在的安全风险加大;另外,随着徐州市地铁建设的推进和城市居民出行交通工具的升级,导致城市人口分布即具有空间属性又具有了时间属性,例如:白天市中心聚集了大量人口,而到下班高峰期人们将从市中心大量涌入郊区,夜晚人们则零散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这使得避难场所和疏散道路的建设难度增大。因此,如何及时调整布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使得城市发展和应急响应及时性和有效覆盖范围最大化之间得到有效平衡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3-5]。

四、徐州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议

考虑人口密度因素。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不能仅考虑服务半径,还应考虑到人口密度这一因素;如徐州市的八大商圈都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其中古彭广场商圈、东站商圈和东部商圈等集中了大量的商业和住宅,该区域平均人口密度高达1.2万人/km2;该区域应考虑增设避难场所。

考虑区位交通因素。应急避难应具备良好的可通达性,应避免通达路径对避难场地效率的影响,在布局原则上应保证服务半径内最远点到达场地的时间在合理范围内,人口密集区更应该严格达到标准。可以把三环路、东三环快速路以及黄河西路主要道路的沿河沿路等有着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的区域优先考虑。

考虑距离医院的距离。灾害发生后,避难灾民中有受伤人群,虽然各避难场所有基本的医疗设施能够提供基本的医疗救助,但如果受伤严重,仍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因此,避难场所的建设应考虑距离医院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张培,张靖岩,王佳,朱立新.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配置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06).

[2]赵来军,马挺,汪建,王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与建设探讨——以上海市为例[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11).

[3]闫庆武,卞正富,王桢.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J].测绘科学.2009(05).

[4]廖炳英,毕凌岚.应急避难场地“就近布置”规划原则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02).

[5]郑晓虹.基于GIS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与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