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桩临床应用失败原因分析和措施

2016-06-01 12:20张井斌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牙本质患牙牙体

●张井斌

纤维桩临床应用失败原因分析和措施

●张井斌

目的:对纤维桩临床应用失败的原因和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对纤维桩临床应用进行指导。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接受纤维核桩冠修复治疗的40例患者共120颗患牙进行临床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和X线检查确定所实施的纤维桩修复是否获得成功,并对纤维桩修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120颗患牙中共有115颗患牙(95.83%)修复成功;有5例患者的5颗患牙(4.17%)修复失败,失败的原因包括根管过细、残余的牙体组织过少且上前牙内倾深覆牙合、边缘未获得较好处理、根管壁较薄且牙体残余较少。结论:纤维桩是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广泛的一种修复体,多数患者经纤维桩修复可获得成功,在临床使用时需注意其适应症、粘结的材料和实施方法,减少修复失败的情况。

纤维桩;临床应用;失败原因;措施

纤维桩是指在聚合的基质中填加较高体积百分含量的连续性的加强纤维所制备而成,是比较新型的非金属复合的一种临床牙科修复材料,经常可以与树脂核和冠修复体共同使用对存在大面积的牙体缺损的患者患牙进行修复。由于纤维桩的弹性模量和患者的牙本质十分的接近,生物相容性较好,而且具有抗腐蚀、美观、良好的光学传导、阻碍放射线、容易去除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的使用。本文对纤维桩临床应用失败原因和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4 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接受纤维核桩冠修复治疗的40例患者共120颗患牙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

1.2 方法

对40例患者共120颗患牙使用纤维桩进行纤维核桩冠的修复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实施比较完善的根管相关治疗及填充,患者的牙周情况表现较好。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临床的检查和X线确定修复是否获得成功,临床疗效的评定为,若患者的牙龈没有出现炎症性的反应、萎缩等情况,修复体没有出现松动和脱落的情况,并且不存在根折和桩折的症状,经X线检查显示牙周和根尖周的恢复情况较好,则说明修复成功;若患者的相关症状没有好转,则说明修复失败,对修复失败的牙体进行检查,分析和研究出现失败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统计的数据均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对患者进行纤维核桩冠修复治疗后检查显示,40例患者120颗患牙中共有115颗患牙修复成功,占总患牙的95.83%;有5例患者的5颗患牙修复失败,占总患牙的4.17%,其中,有4颗患牙可进行重新的修复,有1颗患牙不可进行重新的修复。患者临床纤维桩修复失败的具体情况与失败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的纤维桩修复失败情况及原因分析[n(%)]

3 讨论

近年来,纤维桩的研究和使用的热度较高,被多数临床诊治医生所选择使用,纤维桩的性能也不断的被改进及提高,使在临床的治疗中其适应症也更加的广泛。由于纤维桩的颜色与正常牙体相关组织十分的接近,将其结合树脂进行联合修复时呈现半透明状,牙体的美观性和透光性较好,而且所制作的修复体十分逼近自然牙体的颜色,可满足患者对修复牙体美观的需求。其中,弹性的模量是进行修复时所用桩材料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桩的基本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理想的桩一般需要具有与正常牙本质基本相同的弹性模量,使牙体的作用力可沿着整个桩长进行均匀的分布,有助于应力向着牙根的表面进行传导,减小应力较为集中的情况和修复体失败的情况。纤维桩与临床常规使用的金属桩相比具有与正常牙本质更加接近的弹性模量,可减少根内的应力集中症状和发生根折的情况,而且,纤维桩和复合树脂的粘接性较好,临床使用树脂的材料形成桩核可较大的缩短临床操作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可以立即对牙体进行预备和制作修复体,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进行再次就诊的情况。

对患者的患牙实施临床纤维桩修复时,首先,需要注意使用纤维桩修复的患者应存在足够的龈上牙体的相关组织,以提供比较充足的固位形及抗力形,根据相关离体实验研究显示,约1~2mm的牙本质肩领对于前牙的纤维桩修复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患者的牙根需要有一定的长度及根管的形态,不能出现过于粗大或者过于细长的情况,因为随着桩长度的不断增加,牙根可以接受的相关应力分布可以更加的均匀,桩的形态锥度更加的平滑,使应力的分布更加的均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出现牙根呈现喇叭口状的患者应该避免进行临床纤维桩的修复,而且对于存在咬合的接触过于紧合及牙体的长轴角度不佳的患者也需尽量避免使用纤维桩修复,防止由于患者过大的咬合力导致桩出现松动的情况,影响患者患牙的治疗效果。其次,还需要注意不同的纤维桩系统及不同的粘结系统的具体操作程序是存在一定不同的,需要根据相关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具体的操作,一般粘接的材料可以选择使用树脂类的黏结配合使用湿性的粘接剂,纤维桩则多数推荐应用双重的固化粘接系统或者自凝的粘接系统,而采用流动性的光固化的粘接系统可增强桩和根管的密合性,有助于根管壁的应力更加均匀的分布,光固化的粘接系统则一般不需要进行混合或者调拌,因此,在临床的操作中比较的容易和简便。

本研究显示,对患者的患牙实施纤维核桩冠修复之后,有95.83%的患牙修复成功,有4.17%的患牙修复失败,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较好,而分析修复失败的原因发现,修复失败主要是由于根管过细、残余的牙体组织过少且上前牙内倾深覆牙合、边缘未获得较好处理、根管壁较薄且牙体残余较少等原因,且大多数患牙是可以进行再次修复的。总之,随着粘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全瓷冠相关修复的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纤维核桩冠修复的优点更加的明显,而且,临床治疗中将纤维桩与树脂核联合使用可使修复体更加的接近天然牙的结构和色泽,具有较大的临床使用空间,可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沈阳沈河长征口腔门诊部)

[1] 步中琦,张远捷,姜东锋等.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3,(11):1660-1661.

[2] 田静,唐旭炎.纤维桩系统在切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1):1425-1427,1430.

猜你喜欢
牙本质患牙牙体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Single Bond Universal牙本质粘结强度及牙本质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Nd:YAG激光作用下牙本质脱敏机制的研究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