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分析

2016-06-01 12:20陈巍杨泽山张继琛郑森中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胸腔镜肺部切口

●陈巍 杨泽山 张继琛 郑森中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分析

●陈巍 杨泽山 张继琛 郑森中

目的:探究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心胸外科2013年9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14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7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传统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在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切口疼痛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拔出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程度比较上,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要低,且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其治疗效果较好,且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对肺部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目前的胸外科常见疾病治疗中已经一种主流的手术方式,其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在传统的电视胸腔镜手术中,一般为三孔或四孔术式,虽然治疗肺部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在某些应用中也具有一些问题[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逐渐有人对气胸等疾病进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将根据我院特点,以2013年9月~2014年11月期间心胸外科收治的114例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1月期间心胸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14例需要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肺部疾病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研究组57例。在对照组中,男42例,女15例;年龄为15~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8±4.2)岁;术前经过诊断有17例患者为自发性气胸,13例为胸腔积液,简单纵隔肿瘤有11例,肺外周占位性病变为16例。在研究组中,男40例,女17例;年龄为16~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6.2±4.6)岁;经过术前诊断发现,其中有18例患者为自发性气胸,14例为胸腔积液,简单纵隔肿瘤有10例,肺外周占位性病变为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临床资料上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皆采用健侧卧位,全身麻醉,使用双腔气管插管,手术在单肺通气的情况下进行。在对照组中,在患者腋中线与第七或第八肋间交接处作长约1.5~2.0cm的切口,作为胸腔镜的观察孔,分别在腋前线与第四肋间的交接点、腋后线与第七肋间的交接点作大约长为1.5~2.0cm的切口,作为操作孔;然后置入30°胸腔镜,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对胸腔进行探查,探查主要以下肺背段和上肺尖部为重点;最后主刀在胸腔镜的引导下找出病变部位进行操作。在研究组中,患者则于腋中线和第六肋间的交接处作长约2.5cm的切口,再切口中置入30°胸腔镜和腔镜常用器械进行手术操作[2]。(3)观察指标。手术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切口疼痛评分、胸腔引流管平均拔除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切口疼痛评分,主要根据主诉疼痛程度进行分级。无疼痛感为0级;有疼痛感但可以忍受为Ⅰ级;有疼痛感无法忍受需要服用止痛药物为Ⅱ级;疼痛不能忍受需要药物止痛,且对患者睡眠具有严重影响为Ⅲ级。(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操作方式来进行治疗,手术比较顺利。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拔出胸腔引流管时间以及住院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在手术后,两组患者无死亡患者,无心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研究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上,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情况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肺部疾病的手术治疗逐渐进入微创的领域,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3],在胸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传统的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其切口根据手术方式和病变部位,一般有3~4个,切口部位大多在腋前线或腋后线与肋间隙的交接处。在本研究中,使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比使用传统三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对照组患者要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与传统三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说,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不仅具有传统三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而且比传统三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带给患者疼痛程度较低,使患者切口易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综上所述,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部疾病上,不仅具有传统三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操作简单、出血量少等优点,而且与传统三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相比,创伤小,有利于恢复,在治疗中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符合美容要求等,对患者来说更易于接受,减少疾病对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1]车国卫,梅龙勇,梅建东,刘伦旭.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158例临床分析[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02:116-119

[2]郭天兴,潘小杰,欧德彬.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121例临床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4,01:10-13

[3]宋超,魏益平,喻东亮,张文雄,徐建军,彭金华. 单操作孔胸腔镜在肺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江西医药,2015,09:849-851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科技局基金(No: 2013059-13)

猜你喜欢
胸腔镜肺部切口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