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对AECOPD机械通气吸痰护理的疗效评价

2016-06-01 12:20刘鸿枫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密闭式呼吸机阻塞性

●刘鸿枫

密闭式吸痰对AECOPD机械通气吸痰护理的疗效评价

●刘鸿枫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在AECOPD机械通气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分别接受密闭式吸痰和开放式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操作前后SpO2水平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痰前SpO2水平0.97±0.05,吸痰后0.96±0.05,HR水平吸痰前91.71±3.56 次/min,吸痰后91.88±3.69次/min,对照组患者吸痰前SpO2水平0.96±0.05,吸痰后0.91±0.03,HR水平吸痰前91.62±3.58次/min,吸痰后111.36±3.92次/min,吸痰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观察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在AECOPD机械通气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密闭式吸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吸痰

为了观察密闭式吸痰在AECOPD机械通气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WH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诊断标准。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年龄62-69岁,平均年龄67.6±4.8岁;机械通气时间3-7d,平均5.8±2.4d;男17例,女15例。对照组32例,年龄61-67岁,平均年龄66.2±4.5岁;机械通气时间3-8d,平均5.5±2.7d;男16例,女16例。两组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吸痰操作,吸痰之前首先吸纯氧2min,之后分离人工呼吸气道和呼吸机,呼吸道湿化,40.0-53.3KPa,操作时间不超过15s,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进入适当深度后吸引、旋转并迅速退出吸痰管,吸痰结束后重新接呼吸机。观察组患者密闭式吸痰,使用一三通密闭式吸痰管,左手持吸痰管和中心负压连接位置,拇指控制吸引阀,右手操作吸痰管深部吸痰,方式、时间同对照组,充分吸痰后回抽吸痰管,冲洗干净后复位吸引阀开关。

1.3 观察指标

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溶度水平以及心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吸痰前SpO2水平0.97±0.05,吸痰后0.96±0.05,HR水平吸痰前91.71±3.56次/min,吸痰后91.88±3.69次/min,对照组患者吸痰前SpO2水平0.96±0.05,吸痰后0.91±0.03,HR水平吸痰前91.62±3.58次/min,吸痰后111.36±3.92次/min,吸痰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观察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均面临着呼吸衰竭的基本问题,患者严重的呼吸衰竭需要送入呼吸重症监护室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机械通气能够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氧气支持,从而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因为有创治疗和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感染以及吸痰并发症,影响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2]。吸痰操作是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在确保患者通气换气充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吸痰操作过程也增加了患者肺部感染、气管损伤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影响患者的恢复和正常的治疗[3]。现阶段,临床上吸痰方法以开放式吸痰术为主,吸痰操作要求患者离开呼吸机,导致患者呼吸道直接接触空气,吸痰管同样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增加了机体组织缺氧、细菌感染的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20%-70%患者均需要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患者在吸痰操作中脱离呼吸机,肺泡气体交换容量迅速下降,肺组织容量更小,呼气末正压迅速丢失[4]。这种情况下患者无法保持理想的氧合状态,SpO2水平下降,HR反应性加快,患者会出现心率变化、颅内压升高,并给气管造成损伤,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相比之下,密闭式吸痰操作患者无需脱离呼吸机,密闭式吸痰装置和人工呼吸气道、呼吸机直接连接,形成了密闭的呼吸系统,保持SpO2水平稳定,患者不会出现吸入空气导致的应激反应,减少肺泡的明显萎缩,避免机体组织以及重要脏器出现严重的缺氧,同时降低了肺部感染的风险。密闭式吸痰患者的心率更稳定,同时因为有效纠正缺氧,对患者血样饱和度的影响更小,没有空气吸入也有效降低了其道感染的几率,患者无需离开呼吸机,封闭式吸痰装置连接在患者气管插管和呼吸机Y型管上,接近气道导管位置的吸痰管前端实行单向活瓣湿化连接气道,覆盖宽松封闭的无菌薄膜,尾端连接控制阀和负压,并在控制阀上安装防水过滤纸,过滤细菌,阻止病原菌侵入。密闭式吸痰装置吸痰操作不会导致肺容量大幅度减少以及血氧饱和浓度的明显下降,患者心率、血压平稳,而且吸痰操作可以保持持续通气,便于气道压力以及氧气浓度的维持,方便保持肺功能残气量,避免肺泡萎缩,而且和外环境隔离的吸痰装置减少了含菌气溶胶吸入,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更低。

4 结语

密闭式吸痰在AECOPD机械通气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1]叶木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机械通气密闭式吸痰护理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02):160-162.

[2]郭美珊.ARDS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配合肺复张的护理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70-72.

[3]张伟新,郝春艳.氧疗温湿化系统联合密闭式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0):51-54.

[4]刘斌.新型高效医用雾化器结合密闭式吸痰管在NICU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026-1028.

猜你喜欢
密闭式呼吸机阻塞性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密闭式吸痰器与一次性吸痰管使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