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现状、监控体系以及社会救助一体化研究

2016-06-01 12:20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监护人救助

●张 翔

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现状、监控体系以及社会救助一体化研究

●张 翔

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本研究从河南省留守儿童强迫症状方面、敌对行为、自卑和 抑郁因子、恐怖、学习压力等方面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寻求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差异性的根源。并通过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个方面构建一体化的监控体系和社会救助,为河南省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监控体系;社会救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河南省信阳、安阳、洛阳市辖区选择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小学与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

2 研究方法

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试卷480份,有效问卷468份。

3 河南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表1 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对比

通过对河南省留守儿童强迫症状方面、敌对行为、自卑和 抑郁因子、恐怖、学习压力等方面和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分析发现:(1)通过对强迫性行为因子分析来看,河南省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在日常行为中强迫性行为的特征突出,但是两者差异性不够显著性;(2)通过对敌对行为因子方面分析表明,留守儿童的敌对行为明显比留守儿童显现的较为突出,敌对的攻击性较强。并且在一起交流中显现的较为明显。(3)通过对在自卑和抑郁因子分析发现,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基本是跟爷奶或者是长辈在一起生活,缺乏必要的家庭温暖,易产生自卑情绪,在因为长期缺乏交流和沟通,导致抑郁现象较为明显。(4)通过对在恐怖方面的调查发现,特别是留守女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守女童本身就胆小,自加上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遇到恐怖的感觉,而显得更多是无助。这和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性显著。(5)在学习压力方面分析来看,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基本没有差异,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偏低,学习压力较小,学习成绩普遍较低。总之,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心理和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值得社会广泛关注。

4 河南省留守儿童监控体系构建

4.1 政府和社会建立救助体系与措施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关键是政府,主要责任也在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部门首先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性,加快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不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要扩大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以及经费投入,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难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加大对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学校,以及电视、网络、报纸的宣传力度。提高监护人的文化素养和认知。通过培训让让监护人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再次, 构建社会组织建设体系,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教育和监护中心, 定期对留守儿童心理进行检测和疏导。加深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参与程度。

4.2 建立学校教育的动态监控体系

学校教育是促进留守心理健康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室,重视他们的心理教育,增加孩子的亲情的培养,把人格教育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渗透到教育实践中,主要从以下措施进行监控与管理:

4.2.1 加快寄宿制建设与管理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对“留守儿童” 最好的管理机制就是寄宿制。通过建立寄宿制的管理体系,对这些儿童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与生活学习习惯,让他们懂得自立与自强。通过集体活动和生活,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品 格和习惯。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学校应当在入学起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监控每个孩子成长的问题以及动态,成长记录袋,要详细的记录孩子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以及学习变化等,如果发现有异常行为,心理咨询教师就要进行及时的疏导,再把这些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最后总结孩子的个性与共性特点。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4.3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重要的问题还是在内因,“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水平高低对其自身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控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与调节。首先,经常通过实验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例如通过体育课的长跑培养学生的意识品质,通过集体的游戏项目提高孩子的团结精神,通过一些马步等静力性活动提高孩子忍耐性和自控力。通过这些集体性活动多鼓励教育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多给他们一些褒奖,少一些批评,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其次,留守儿童也必须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活动完善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水平,遇到挫折要学会坚持和忍耐。多建立和同伴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5 河南省留守儿童救助基本途径与方式

5.1 河南省政府建立专门的农村留守儿童扶贫救助机构

当前,由于父母长期出去务工,留守儿童基本跟祖辈一起生活,基本的温饱问题状况很难完全得以保障,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缺乏父母的沟通和交流,甚至对孩子的课余辅导缺乏,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辍学、失学现象。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与基本教育进行必要的社会救助,因此要建立政府与非政府联动机制,成立政府和社会协同监管的救助机构, 特别对家庭成员年老体弱、长期疾病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定期的考察,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教育保障,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和失学问题。另外非政府机构可以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和发动公民进行精准扶贫,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

5.2 建立适合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与心理矫正中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制约儿童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 为此,必须构建专业的、并有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或矫正中心。在政府主导下,以乡村为单位,以乡村医院和学校为依托,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辅导中心,留守儿童监护人辅导中心,政府要联络大学和科研机构心理专家设立定期的免费设立心理咨询工作台,同时建立大中院校心理服务工作室,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对留守儿童长期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矫正,向儿童和监护人传授必要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和途径。

5.3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中心, 开展维权服务

留守儿童被称为弱势群体主要原因是本该属于他们的权益没能达到有效的保障,即留守儿童群体权益受留守儿童的被监护权、教育权、生活基本保障权益等一些列权益被忽略是制约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中心。非政府组织机构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关于对留守儿童家庭法律基本常识,法律保护意识, 以及对留守儿童身心造成虐待及触犯刑律的行为给予必要的援助,政府要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建立留守儿童法律援助机构, 组织专门从事法律援助人员进行法律对口服务。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1]杨诗琪陷入新读书无用论:中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N].中国青年报,2012-05-31.

[2]马勤.浅谈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9).

[3]彭大鹏,赵俊清农村“留守子女”问题社会和政策因素分析基础教育参考,2005,(1).

张翔(1977~),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课题编号:2016—zc—089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监护人救助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水下救助抢险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水下救助抢险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