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研究

2016-06-01 12:20段道云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胆红素血症疗法

●段道云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研究

●段道云

探讨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研究价值,为以后的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给予其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观察患儿换血量与换血时间,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治疗后患儿进行随访调查和记录,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儿平均换血量为(171.31±34.05)mL/kg,换血时间为(160.4±12.7)min。治疗后,患儿TBIL(总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与DBIL(直接胆红素)等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患儿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WBC(白细胞)和PLT(血小板计数)等均低于治疗前(P<0.05),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且经1年时间随访调查,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严重性并发症,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采用换血疗法治疗,患儿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研究

基于当前环境下临床中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成果与现阶段医疗水平,我院为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佳治疗方案,特选取52例该症患儿参与本次研究,现将其研究结果与研究过程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活动开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从我院同期收治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任意选取52例作为研究病案,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1]。本组52例患儿中31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患儿体质量为1100-4300g,平均体质量为(2900±700)g,胎龄为30-41周,平均胎龄为(37.2±2.1)周,其中足月儿22例,早产儿30例,ABO溶血33例,Rh溶血7例,感染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2例。且研究开始前进行临床意向调查,所有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换血时间均为患儿出生后6h-1w,换血前准备:①治疗前患儿需禁食2h或者抽出其胃内容物,给予其蓝光照射,纠正患儿机体酸中毒。②给予患儿输注1g/kg清蛋白,换血前0.5h给予其10-15mg/ kg苯巴比妥以镇静,并等待血源(选用枸橼酸钠抗凝新鲜库血)。③非溶血患儿选用同类血型血,ABO溶血患儿选用AB型血并配合O型血红细胞悬液使用,Rh血型不符患儿选用与其母体相同的Rh血,ABO血型患儿选用同类血型血或O型血。临床备血量需达双倍血容量150mL/kg-180mL/kg,换血前将备用血液置于暖箱(36℃-37℃)中预热。

本组所有患儿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具体换血方法为:①将患儿置于开放式辐射台上,密切监视其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详细观察其面色、皮肤颜色变化及其主观反应等。②将患儿取仰卧位,使用留置针分别行桡动脉、肱动脉、手或足背静脉穿刺,接三通管,实行动静脉端同步抽血,严格控制和调整抽血速度,由初始的3-5mL/5min增至10-20mL/5min,保持出入量差值在2mL以下,同时由专业人员详细记录和监护患儿的换血出入量。③动态监测监护仪各项参数变化情况,及时对换血速度进行调整,当患儿输入100mL血液时,需及时给予其注入2-3mL10%葡萄糖酸钙,所有患儿均于2-4h内完成换血治疗。

患儿经临床换血治疗后,持续监测其血糖、体温、尿量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给予其蓝光照射+清蛋白输入;之后依据患儿实际病情发展情况,定期监测其胆红素浓度、血常规以及电解质等,监测1 次/1-2d,待患儿Hb指标水平低于120g/L时,给予患者浓缩红细胞输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该组患儿的平均换血量与换血时间,并分别对比治疗前后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主要指标包括TBIL、IBIL、DBIL以及RBC、 Hb、WBC、PLT等,同时对所有治疗后患儿进行随访调查和记录,观察其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数据分析与处理

详细收集、记录和整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利用软件SPSS13.0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与检验,其中计量类数据均用(`±s)表示并均通过t检验,计数类数据均用百分比表示并均通过卡方检验,若数据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换血量与换血时间

观察本组患儿换血量与换血时间,对换血过程中专业人员所记录的换血量、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可知,患儿换血量为134.52-236.71mL/kg,平均换血量为(171.31±34.05)mL/kg,换血时间为80-240min,平均换血时间为(160.4±12.7)min。

2.2 各项临床指标

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经数据比较发现,治疗后患儿TBIL、IBIL与DBIL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同时,治疗后患儿RBC、Hb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高(P<0.05),WBC和PLT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变化情况(`±s,mmol/L)

表1 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变化情况(`±s,mmol/L)

注:与治疗前患者相比,⋆P<0.05。

时间病例数TBIL IBIL DBIL治疗前52 369.4±172.3 41.3±25.6 320.5±132.1治疗后52 195.2±65.4*20.2±12.0*175.2±66.3*

表2 治疗前后患儿各项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s)

表2 治疗前后患儿各项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s)

注:与治疗前患者相比,⋆P<0.05。

时间病例数RBC (×1012/L)Hb(g/L)WBC(×109/L)PLT(×109/L)治疗前52 3.0±1.1 111.4±28.9 18.3±7.2 277.6±104.5治疗后52 4.6±1.5*137.4±32.5*12.2±4.3*181.9±68.5*

2.3 并发症

经临床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成功治愈出院,且经1年时间的随访调查发现,52例患儿均未发生低血糖、呼吸衰竭、低钙抽搐或低体温等任何严重性并发症,各项生命体征均较平稳,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病,患儿发病率较高[2],发病原因较为多样,较为常见的主要有母婴血型不符、红细胞破裂、胎儿血循环异常、母体孕前受血型物质刺激等多种因素[3],其中大多数患儿均是由病理性黄疸所致,黄疸较轻者多呈浅黄色,仅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至第5-6d皮肤颜色可恢复正常,黄疸较重者一般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患儿呕吐物与脑脊液黄染时间可长达≥7d[4],一旦患儿治疗不及时或临床处理不当,患儿病情加重,可导致其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严重者可遗留脑损伤甚至造成患儿死亡,危害性极大。

当前环境下,换血疗法是临床治疗早期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最有效、快速的方法[5],也是目前唯一的有效抢救手段,用于临床可及时将患儿体内抗体与已致敏的红细胞移除,以减轻溶血,降低其血清胆红素浓度[6],预防胆红素脑病,同时还可有效纠正机体酸中毒与贫血,降低其心力衰竭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同时由于换血偶有血栓、空气栓塞、心力衰竭或心脏停搏的风险,且少数患儿还存在继发感染的可能,所以临床在应用换血疗法时,需严格掌握指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儿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增强临床治疗安全性,改善患儿预后。本次我院为进一步研究换血疗法应用于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特选取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换血疗法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患儿平均换血量与换血时间分别为(171.31±34.05)mL/kg、(160.4±12.7)min,同时,治疗后患儿TBIL、IBIL与DBIL等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以及RBC、Hb、WBC、PLT等血常规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P<0.05,各项数据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所有患儿治疗后均未发生任何严重性并发症,预后良好。

总而言之,于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换血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水平,换血时间较短,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1]随素敏,张淑梅.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1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1):1795-1796.

[2]刘长靖,覃靖.外周动静脉成分血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19-120.

[3]龙丽华,李禄全,张先红,等.影响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096-1098.

[4]侯国强,王莉,常霞,等.改良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03):204-206.

[5]苏晓谦,张妮,蒋晓梅,等.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52-54.

[6]黄积德,苏国生,陆冷羽.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08):1045-1046.

猜你喜欢
胆红素血症疗法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