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输液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6-06-01 12:20祝春晓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输液优质家属

●祝春晓

优质护理在小儿输液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祝春晓

目的:通过对优质护理在小儿输液室护理中的效果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小儿输液室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2016年7月到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的686例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与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服务态度、安全感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尽管不能提高护士技术水平,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强患者安全感,获得患者广泛好评,值得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小儿输液室;效果

作为输液室风险管理的难点与重点,若小儿输液出现了不良事件,那么将非常有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尤其在小儿输液的临床工作中,护理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门诊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优化医院内部的服务,提高内部管理,切实改善护理工作质量,促进医护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门诊输液室试建立“儿科输液优质护理服务区”,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4月-2016年7月到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的686例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350例、女336例,年龄4个月一9岁,平均(5.3±1.3)岁。纳入标准:①家属知情同意;②初次接受输液治疗;③未参加其他研究。陪护家属人数:一人544例,多人142例。陪护家属与患儿关系:父母508例、祖父母或外祖父母110例、其它68例。预计输液次数1—2次、平均(1.3±0.4)次。据入院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4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预计输液次数、家属陪护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与管理,落实处方核对,叫号分配配药台、打针台、座位号,通过基本的健康宣教、导诊、巡视、接受呼叫进行输液管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端正服务态度:温馨提示:①选派耐性、细心、形象好的护士,以“儿童式”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善用肢体语言;②对于患儿家属的困惑、疑虑,耐性解释,必要时呼叫主治医师,共同干预,杜绝恶言恶语。(2)落实风险等级管理:①识别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渗药物、延时记忆不佳的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家属、情绪较激动家属、有运动障碍家属、多尿家属、有过敏史患儿、有一定运动能力患儿、依从性较差患儿等;②采用O一4评分法,评价风险事件危害、发生概率,风险评分=危害评分×概率评分,>10分视为高风险,对于极可能发生风险事件,采取更积极的预防策略,对于危害极大的风险事件,做好关键环节管理,并作为健康教育重点内容。(3)做好环境管理,提供护理用具:①做好夜间、忙时管理,及时满足家属需求;②提供便民工具,如干净的毛巾、热水、牙刷、热水袋等。(4)系统性健康教育:①导诊时,发放宣传手册,指示家属输液流程、需注意事项等;②对于高危患者,针对风险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5)护理技术准入制:①安排护理能力更强的护士进行护理;②对于脾气较差、心理应激较强烈患者,安排沟通能力较强护士,进行沟通;对于年轻患者家属,选派同龄,有为人母经验护士进行护理,护士设身处地的与家属进行沟通,开展宣教、护理指导;对于活动能力不强家属,增加巡诊频次,告知家属,若有需求,及时呼叫;对于2岁以下患儿,直接选派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等护理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

实验组服务态度、安全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实验组不良反应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输液室的患者年龄较小,不能独立自主生活,需监护人陪同,患病后患儿心理、生理承受能力均较低,监护人的心理压力同样增加,这使得临床工作有其独有的特点,工作风险也相应增加,极易出现医疗不良事件及医患、护患纠纷。小儿输液室的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科室的临床护理,其年龄具有特殊性,所以抵触情绪也要强于其他科室的患者。患者满意度是衡量优质护理的一个重要指标[1]。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坚持优质护理服务,有问题及早沟通,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其依从性,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本研究创造舒适的输液环境,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坚持较高的技术水平,并对患者加强全面的沟通教育和及时的心理护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由此可见,对小儿输液室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好评度,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服务态度、安全感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尽管不能提高护士技术水平,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强患者安全感,获得患者广泛好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1]刘敏捷,魏媛,谈晓倩.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1.

[2]温惠娟.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1,15:118-119.

猜你喜欢
输液优质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