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6-01 12:20黄洪俊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氟伐他汀脑梗塞氯吡

●黄洪俊

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洪俊

目的:对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经氯吡格雷治疗)和观察组(48例,经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结果:(1)经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58%,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2)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前后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经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氟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

在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中,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病,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1]。为了及时治疗该病,提高治疗效果,观察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了96例患者进行了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符合如下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脑梗塞诊断标准;②均经过头颅CT扫描和MRI诊断确诊;③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脑出血患者[2]。

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收入4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为46~78岁,平均为(65.14±10.23)岁。观察组收入剩余4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为(65.23±10.1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构成等基线资料,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接受常规治疗,具体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降低颅内压,行神经营养支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

对照组:经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10)治疗。具体方法为:口服,1次/天,1片/次(75mg/片)。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经氟伐他汀(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18)进行联合治疗。具体方法为:口服,40mg/次,1次/天。

1.3 观察指标

治疗1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其疗效等级的评价标准参照E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生活质量)评分的增分率进行评价,增分率≥86%为治愈,≥18%,且≤85%为进步,<18%则为无效[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SS和ADL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表1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经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58%,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ESS和ADL评分比较

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前后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前后的ESS和ADL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前后的ESS和ADL评分对比(分,±s)

组别ESS评分ADL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8)47.35±16.1274.92±13.09*40.07±23.0861.19±27.07*观察组(n=48)48.70±19.3269.39±12.01*34.54±22.1278.28±21.46*T值0.3722.1571.1983.428 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58%,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前后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和国内外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充分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塞具有显著疗效。

取得上述显著结果的主要原因为:①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能够将多种诱导剂阻断,降低纤维蛋白网状交织的能力。同时,氯吡格雷还可以有效抑制胶原和凝血酶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使其受限,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预防血栓的作用。②氟伐他汀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它能够有效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4]。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有效促进机体血液循环的改善,还能够促使血液粘稠度降低,对脑梗塞进展有抑制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脑梗塞患者经氟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新港城医院)

[1]梁国华,赖宝瑜,苏赤,等.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5,08(15):36-38.

[2]赵申,侯梅.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 中国农村卫生,2015,18(02):11~12.

[3]王英海,解春丽,张爱华,等.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11):42-43.

[4]田野,魏亮.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01(02):19-21.

黄洪俊,男,大专,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

猜你喜欢
氟伐他汀脑梗塞氯吡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氟伐他汀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丹红注射液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21例临床观察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分析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