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应用分析及效果探讨

2016-06-01 12:20潘小花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不合理抗生素用药

●潘小花

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应用分析及效果探讨

●潘小花

目的:探讨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根据抗生素分级管理的相关知识,采用药物须度法(DDDs)和金额排序法经性药物等级评估及管理,将抗生素药物分为甲级(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乙级(限制使用的药物)、丙级(特殊使用的药物),选取2015-2016年笔者所在医院600例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干预的患者,干预前组和干预后各300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其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结果:与抗生素分级管理前比较,分级管理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抗生素使用率和合理性用药费用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分级管理可以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促进作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促进其对医院医护满意度,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抗生素;分级管理;合理用药

目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经常发生对抗生素的浪费或其他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超过70%的住院患者表示使用过抗生素药物。对于临床用药中的不合理问题,对用药管理体系和医务合理用药水平均有重要影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临床用药的不合理问题往往制约着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为此,选取2015-2016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0例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干预临床合理用药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其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干预临床合理用药患者的资料,干预前和干预后各300例。干预前30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190例,年龄31~69岁,平均(45.7±3.2)岁;干预后300例患者中,男108例,女192例,年龄31~68岁,平均(46.1±4.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药师干预措施可经过对抗生素分级管理的相关知识研究,决定采用药物须度法(DDDs)和金额排序法经性药物等级评估及管理,将抗生素药物分为甲级(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乙级(限制使用的药物)、丙级(特殊使用的药物),并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600例入院患者,对比其在进行分级管理前后的抗生素药物费用、住院天数、抗生素应用情况。

2 结果

与抗生素分级管理前比较,分级管理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抗生素使用率和合理性用药费用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和表2。

表1 药师干预前后抗生素药物费用、住院天数的对比

表2 药师干预前后抗生素药应用情况

3 讨论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能够干扰其他生活细胞进行发育的化学物质。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抗生素是我国销售金额最高的药物,在我国医疗事业中的应用广泛。所以,为了有效的控制这种情况,我国推行了抗生素的分级管理政策,以保证对抗生素的合理规划使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我国,可通过药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价格等方面将目前我院只用的抗生素按照分级管理分为以下三类:

甲级药物-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在经过临床应用后,可观察到这类药物的疗效明显,价格合理,不良反映少,并且对于细菌的抗药性影响小[1];乙级药物-限制使用的药物:该药物是在临床应用后发现具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发应,并且价格偏高,所以应在主治医师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第三代头抱菌素类药物即为这类药物;丙级药物-特殊使用的药物:这类药物虽然在临床应用中对于具有针对性的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毒副作用过于明显并且价格昂贵,因此需要由专业医师或科主任向病患及家属详细地介绍服用药物后出现的症状以及出示该药物的药检证明以及用药说明等相关证明后,方可应用。

早在2002年,我国卫生部就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要求医疗机构的医学部门应当在药学管理中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药学工作的推行中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药学技术服务,进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实践中,临床上的不合理用药将会增加患者在医疗费用上的支出,不仅会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抗生素上,不少医院均存在滥用的问题。

尽管采取了药物的分级管理,但是还是会出现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这样不但会使得患者的身体机能受到损害,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所以,院方必须要加强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这一制度的使用,严格监管药剂师发放药剂的数量,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出现。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抗生素的分级管理可以有效合理的控制临床用药量,但是这其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医生可能会因为专业知识撞我不全、欠缺相关经验而在面对某些疾病是采用的是传统的药方,而由于传统药方中都有医生根据以往经验积累下来的,所以通常会出现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3]。因此,加大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政策的宣传,创建完善的管路系统,设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药剂科)

[1]李磊,宫京选.我院开展抗生素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2:244-245

[2]任长松.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分析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24-25

[3]刘强.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576-577

猜你喜欢
不合理抗生素用药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抗生素的故事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