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6-06-01 12:20陈海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熏蒸脑瘫痉挛

●陈海

中西医联合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陈海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并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及中草药熏蒸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使用粗大运功功能量表( Gross 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评价患儿运动功能情况,改良Ashworth 量表( 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价肌肉痉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患儿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肌肉痉挛缓解水平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GMFM-88评分远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MAS评分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痉挛性脑瘫;神经节苷脂;针刺疗法;中药熏蒸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 简称脑瘫,作为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患者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伴有智力、听觉、语言、视觉、认知等多种障碍,是儿科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患儿致残、致畸。我国该病发病率为0.18%~0.4%,其中痉挛型脑瘫占比60%-70%[1]。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围绕有效降低患儿肌张力、增加促进关节活动度采取手术疗法、低频电治疗、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等措施,但上述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陷,对患儿身体发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本研究在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辅以中医针灸、中药熏蒸措施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痉挛性脑瘫诊断标准[3],经改良Ashworth 量表检测,肌张力分型为Ⅱ级26例,Ⅲ级22例,Ⅳ级12例;经ussman-Gage标准测定肢体痉挛程度Ⅱ级18例,Ⅲ级27例,Ⅳ15例;尖足行走22例、剪刀步态27例,屈膝畸形11例。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15±1.60岁;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25±1.40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肌张力、肢体痉挛程度、下肢运动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苯丙酮尿症及脑蛋白营养不良者。不能配合完成治疗患儿;对治疗药物敏感患儿。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神经节苷脂每日100mg静脉滴注,治疗3周后每日给予20~40mg/天,持续治疗6周,同时给予患儿综合康复训练,包括采用关键点调节、反射性抑制手法、扣击法、姿势反射促进手法等的Bobath疗法,配合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按摩牵伸痉挛肌为主的运动训练,并积极开展下肢肌力训练、立位平衡及步行机训练,每天一次,30分钟一次,每周康复训练不少于10次,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选取任督二脉和足少阴、足太阳、足太阴、足阳明经经穴为主,以督脉前顶、百会、后顶三穴,膀胱经承光、通天、络却脑聪三线、大椎、涌泉、兑端、三阴交、中脘为主穴,配足三里、舌尖进行七星针针刺治疗,每3日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同时给予透骨草、黄芪、川芎、肉桂、乳香、红花、当归、杜仲、牛藤、丹参、赤芍、伸筋草、木瓜等煎水500ml,使用HYZ-Ⅲ型熏蒸治疗仪进行中药熏蒸治疗,温度控制在40℃左右,将患儿赤身置于熏蒸床上治疗,每日1次,一次30分钟,每周5次,20天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0天。熏蒸过程中有专人看护,密切注意患儿各种体征变化及反应。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使用粗大运功功能量表( Gross 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评价患儿运动功能情况,改良Ashworth 量表( 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价肌肉痉挛情况。

1.5 评价标准

GMFM-88取总百分比,5个能区原始分占各自总分百分比之和再除以5作为最终得分;MAS测定结果对肌张力分级0、Ⅰ、Ⅰ+、Ⅱ、Ⅲ、Ⅳ,分别计为0、1、1.5、2、3、4 分。

采用SPSS 19. 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88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88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GMFM-88评分均好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GMFM-88评分远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88评分比较(n=30)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MAS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MAS评分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n=30)

3 讨论

中医认为脑瘫主要在于“先天精血亏损,后天气血不足”,最终出现“五迟”、“五软”、“五硬”、“痿证”、“拘挛”、“痴呆”等症状,应采取祛瘀通络、益气活血的治疗措施[4]。本研究在西医康脑神经营养并配合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及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结果发现,在联合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经粗大运功功能量表测定患儿运动功能得分70.50±4.55明显高于对照组62.78±5.12水平,同时肌肉痉挛状况得到较大缓解,其MAS评分为1.67±0.42明显好于对照组1.98±0.31水平,提示针刺及中药熏蒸疗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药熏蒸采用物理、化学综合疗法,通过蒸汽、热动力作用,促进透骨草、黄芪、川芎、肉桂等活血化瘀、通络益气药物通过皮肤渗透体内,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改善,避免患儿出现废用性萎缩并使外周刺激传入神经信号到大脑所对应的功能区,促进患儿的康复[5]。而针刺疗法主要采取对任督二脉进行刺激通调,振奋诸阳经气, 发挥充实髓海、健脑益智的作用,同时循经取穴,疏经通络,达到濡养经筋, 调补肝肾, 强筋壮骨的目的[6]。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运动训练等现代康复手段配合中医针灸、中药熏蒸有助于患儿运动能力的提升并改善肢体肌群痉挛状况,有利于患儿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蒙艳.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2015(5):453-454.

[2]张洪安,齐权律,周学龙.痉挛型脑瘫治疗新进展[J].大众科技,2014,16(10):109-110.

[3]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5): 305-309.

[4] 张小敏,韩新民.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概况[J].中医儿科,2015,11(6):89-92.

[5]程书卿.中药熏蒸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5(21):171-172.

[6] 李梦醒,兰崴,张阳等.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研究概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2(4):386-388

猜你喜欢
熏蒸脑瘫痉挛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