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老年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效果观察

2016-06-01 12:20魏昌董琰付华艳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干休所高血压病病患者

●魏昌 董琰 付华艳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效果观察

●魏昌 董琰 付华艳

目的:讨论干休所老年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从干休所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106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防治,观察组则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①防治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两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以及认知和行为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96.43%、87.50%和80.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7%、57.14%和50.00%,组间各项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干休所老年高血压病实施综合防治策略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增强他们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促进疾病治疗预后效果的提升。

干休所;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策略;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的同时也有年轻化的趋势[1]。干休所高血压患者具有的一些自身特点,如何提高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综合防治。为了探讨干休所老年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及其效果,我们选取了106例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干休所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106例进行研究。入选者的年龄均≥60岁,符合WHO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53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为(70.63±2.26)岁。剩余53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为60~86岁,平均为(71.35±1.56)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防治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治方法,观察组则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具体措施包括:①建立健康档案。对每一个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其中对患者的睡眠情况、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生活方式、工作特点和用药习惯等内容进行跟踪记录。②健康教育.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首先,每月安排一个固定时间,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诱导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等,每次讲解完成后,可以组织患者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如果患者有疑问,可以当场解答。其次,播放和疾病防控知识相关的影像资料,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2]。再次,向患者发放宣传册,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术,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③严密观测血压变化:每月给予监测血压1次,采取义诊形式,为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建立数据登记,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应的防治措施[3]。④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先使用较强的降压药物,并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让他们熟练掌握用药的具体方法,了解药物的副作用,还要在用药后密切注意不良反应。⑤心理干预:由于高血压病的病程漫长,常有反复,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着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利用健康教育讲课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变化

防治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两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病患者防治前后的血压变化(mmHg,±s)

表1 两组高血压病患者防治前后的血压变化(mmHg,±s)

组别SBPDBP防治前防治后防治前防治后对照组(n=56)165.27±12.89135.64±9.57*100.03±6.2390.03±16.12*观察组(n=56)165.23±9.14123.58±8.65*101.26±5.8783.26±4.35*T值0.0207.2421.1133.141 P值>0.05<0.05>0.05<0.05

2.2 防治效果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以及认知和行为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96.43%、87.50%和80.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7%、57.14%和50.00%,组间各项差异均有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高血压病患者的防治效果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之一,容易被大家忽略。基于这种现状,我们认为加强干休所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开展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医护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比较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经常开展健康教育,避免外来因素的刺激,合理指导临床用药,使患者的健康知识明显提高,认识态度、不良行为、生活习惯得到改善,开展心理干预则可以最大化的消除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效控制血压。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干休所老年高血压病实施综合防治策略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增强他们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促进疾病治疗预后效果的提升。

(作者单位:魏昌,济南军区青岛军职以上退休干部休养所;董琰、付华艳,青岛警备区第四干休所)

[1]傅世堂,陈由根,邵建新,等. 干休所高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的思考[J]. 人民军医,2013,23(04):414-415.

[2]杨国权. 对军队干休所患高血压病离休干部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0(11):46-47.

猜你喜欢
干休所高血压病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