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

2016-06-01 12:20周锦邹昀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葡萄球菌耐药性病原菌

●周锦 邹昀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

●周锦 邹昀

目的:分析探究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本院收集到的600株非重复病原菌检验标本为调查研究对象,均进行细菌敏感性检验,分析细菌耐药性。结果:600株病原菌中210株为革兰氏阳性菌,390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不动杆菌是最为常见的菌株。不同菌种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临床应强化微生物检验力度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力度,以便有效掌握各类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必要依据。

细菌耐药性;监测;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当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则会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不仅增加了患者临床治疗时间,而且也较易增加医院感染几率,不利于患者康复[1-2]。故积极强化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此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本院收集到的600株非重复病原菌检验标本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探究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作用,现报道如下。

1 基础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本院收集到病原菌检验标本为调查研究对象,采集来源为尿液、分泌物、血液等标本,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对病原菌检验标本进行培养、分离以及鉴定,最终获得600株非重复病原菌检验标本。

1.2 方法

对培养、分离、鉴定完成后病原菌检验标本使用肉汤稀释的方法进行细菌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检验,依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细菌耐药性进行评估鉴定,抗菌药物药敏纸片采用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药敏板条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研究数据均录入到WHONE5.4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并分析各类菌株种类以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

2 结果

2.1 菌株分布情况分析

600 株病原菌中,210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占总菌株数的35%。390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占总菌株数的65%。常见菌株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不动杆菌。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菌株分布情况分析

2.2 常见菌株耐药性监测分析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对青霉素G以及氨苄西林的甲氧西林敏感性(MRCNS)均为100%,而耐药性(MSCNS)则分别为95%、9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以及氨苄西林的甲氧西林敏感性(MRSA)均为100%,而耐药性(MSSA)则分别为94%、90%,具体见下表2所示。

表2 常见菌株耐药性监测分析

3 讨论

细菌均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加之近年来临床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导致较多多重耐药性菌株出现,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临床抗菌药物的作用效果,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院内感染几率[3-4]。因此临床应加大力度确保各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强化对抗菌药物的三级循环,重视对各类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以便尽可能延长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期限[5]。在此次研究中发现革兰氏阴性菌较之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重更大,约为65.0%,而临床最为常见的菌株则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不动杆菌。对常见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大部分细菌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头孢他啶对变形杆菌的治疗效果最好,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球菌、肠杆菌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换色葡萄球菌则使用头孢唑啉的效果最佳。大部分细菌对于青霉素G、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导致该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于这两种药物临床使用率较高存在一定关系。

对细菌进行分离、监测的过程中应注意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在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时,纸片琼脂扩散法虽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价格低廉、便于推广等优点,但其并不是适用所有细菌的检测,故临床应予以注意。细菌检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建议采取分级报告的形式,如在细菌分离培养后,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将该结果先进行报告,同时进行涂片染色,评估染色形态。医生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可先依据经验诊治,之后再进行治疗方案修正。进行微生物检验的人员也要强化理论知识学习以及专业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以便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临床应强化微生物检验力度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力度,以便有效掌握各类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必要依据,确保临床用药合理性及有效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几率。

(作者单位:湖北天门市疾控中心)

参考资料

[1]梁志洪,邓家德,陈惠玲,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41(28):5541-5544

[2]蒋翠霞,郭亚娜,师勇.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36(1):201-202

[3]张月玲,贾新勇,李兰霞,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9(87):85-87

猜你喜欢
葡萄球菌耐药性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