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踝部透明细胞肉瘤一例

2016-06-01 12:20郑朋楼杨艳兵刘玲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放射学肉瘤滑膜

●郑朋楼杨艳兵刘玲

右踝部透明细胞肉瘤一例

●郑朋楼1杨艳兵1刘玲2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30岁,3个月前扭伤右踝部,致疼痛,渐肿胀,并发现包块,无出血和流脓,未做治疗。2个月前右踝后部肿痛明显,包块增大,来我院就诊,右踝关节MRI初诊“右跟腱损伤,右胫骨后肌群、肌腱损伤并慢性血肿形成”,患者在当地治疗,效果欠佳。近1个月来,包块增长较快伴剧痛,并有少量液体流出,可自行停止。入院后影像资料:右踝侧位X线片示:右踝后方软组织肿胀,右跟骨后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图①),CT平扫示:右踝后方团块状软组织影,其内密度不均,右跟骨后上部骨质破坏吸收(图②-④),MRI平扫:右跟腱不连续、信号稍高,其前方见9.6x4.2x3.5cm的团块影,T1WI呈低/等信号(图⑤),T2WI呈混杂信号(图⑦),抑脂后呈高信号(图⑥);T1W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其内部分无强化(图⑧⑨)。术后病理结果:右足踝透明细胞肉瘤(图⑩HE染色10x40,可见大量透明细胞),免疫组化示:HMB-45(+),S-100(+),myoD1(+)弱,EMA(-),CD99(-),SMA(-),MSA(-),Ki67(+30%)。

2 讨论

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CC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Enzinger在1965年首次报道,多见于年轻人肢体远端的肌腱和腱膜,发病率约占软组织肉瘤1%。由于其肿瘤细胞中存在黑色素颗粒,曾被称为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分子遗传学证实,二者尽管在组织学上结构相似,但是病变的基因不同,透明细胞肉瘤中存在染色体t(12;22)(q13;q13)异位,导致肿瘤细胞内EWS/ATF1基因融合,而皮肤恶性黑素瘤的BREF基因激酶区域突变率高。本例CCS特点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体积较大,周围骨质破坏,T1WI稍低信号,T2WI信号混杂、抑脂呈高信号,明显不均匀强化,并有坏死囊变。CCS需与以下肿瘤鉴别:

(1)恶性黑色素瘤:起源于神经嵴的黑素细胞,发病部位广泛易转移。有文献报道[1],其CT多表现为单侧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无囊变、坏死及钙化,侵犯周围组织,甚至破坏骨质;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即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原因是黑色素瘤中的黑色素具有顺磁性,可缩短T1和T2弛豫时间,缩短程度与黑色素量有关。

(2)滑膜肉瘤:并非来自滑膜细胞,由未分化间叶细胞向滑膜分化而来,在软组织肉瘤中比较常见,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生部位广泛,四肢(尤其是下肢)多见[2],多发生在关节旁,与腱鞘、关节囊及滑囊关系密切。CT表现为关节周围或深部软组织肿块,肿块多较大,呈团块状或分叶状,沿肌腱、腱鞘及组织间隙生长,密度稍低于肌组织,可伴囊变坏死和“边缘性钙化”,并可破坏周围骨质,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MRI表现与肿块成分有关,T1WI上肿块实体部分等或稍高于肌肉信号,出血灶为片状高信号,坏死或钙化区则为更低信号;T2WI上肿瘤常呈混杂信号,即“三重信号征”(类似液体的高信号,接近或稍高于脂肪的中等信号,接近纤维组织的低信号),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这些征象亦见于其它恶性纤维组织肿瘤,患者年龄、病灶部位等资料,有助于滑膜肉瘤的诊断[4,5]。

(3)横纹肌肉瘤:多见于儿童,恶性程度高。CT表现为等或低密度肿快,肿块较大,与长骨长轴一致,其内可见钙化,周围肌间隙模糊,后期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少见[6];MRI表现为TlWI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7]。

(4)纤维肉瘤:分为成人型和婴儿型,成人型纤维肉瘤多见于青壮年,恶性程度较高,易转移。成人型纤维肉瘤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混杂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分隔,可囊变坏死、出血和骨转移,伴周围软组织水肿,病灶呈外周强化或"轮辐状"强化[10]。

透明细胞肉瘤(CCS)罕见,关于影像特征的文献较少,与其他恶性软组织肿瘤不易鉴别,需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

(作者单位:1云南省大理市大理大学;2大理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1]雷静,韩丹,王克超. 恶性黑色素瘤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8):727-730

[2]丁莹莹,李卓琳. 下肢滑膜肉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6):912-914

[3]张朝晖,孟悛非,张小玲. 四肢滑膜肉瘤的诊[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0):941-944

[4]梁长华,毛华杰,陈阳阳,等.软组织滑膜肉瘤MRI、CT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3):285-287

[5]陈宏伟,方向明,鲍健,等. 疑难影像病例精析.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30

[6]邵剑波.小儿横纹肌肉瘤:影像学表现与评价[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9,15(5):462-467

[7]金腾,冉君,李小明,等.纤维肉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4,29(11):1315-1318

郑朋楼(1987~),男,大理大学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腹部影像诊断)。

刘玲(1978~)女,副教授,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腹部诊断。

猜你喜欢
放射学肉瘤滑膜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原发性肺滑膜肉瘤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