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2016-06-01 12:20陈蕊
保健文汇 2016年2期
关键词:栓塞血栓导管

●陈蕊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陈蕊

观察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有效护理方案。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全部患者中,选择80例经深静脉行长期血液透析且留置导管的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护理人员给予I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针对此疗法的四种常见并发症给予II组40例患者常规加强化护理干预,统计并发症情况,比较护理效果。结果:I组中患者导管脱落、出血、感染、血栓栓塞发生率均高于II组,其总发生率为67.50%(27/40),II组总发生率为15.00%(6/40)。I组的总发生率与II组相比,P<0.05,I组显著高于II组。结论:患者经深静脉行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治疗时,容易出现导管脱落、出血、感染、血栓栓塞症状。护理人员针对此类并发症实施强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深静脉;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护理

目前,临床医师在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施治时,主要采用血液透析这一替代性疗法。据报道,此疗法可借助于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有毒物质、水电解质多余成分等有效排除体外,从而实现对患者血液的净化。[1]但是,开展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须以建立高效血管通路作为基础。研究者比较各类血管通路发现,经深静脉部位留置导管是其中尤为有效且简便的一种方法。[2]然而,多项研究发现,经深静脉部位留置导管,容易引起出血、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还可能出现导管脱落问题,这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明显降低。我院根据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常见并发症报道,选择80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探讨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整体护理效果。下文是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工作纳入范围的80例患者全部为我院在2015 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符合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纳入标准。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I组40例,II组40例。每组患者情况如下:I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介于22~80岁之间,平均年龄(52.15±2.13)岁。其中,13例患糖尿病肾病,18例患糖尿病肾病,9例患其他疾病。I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介于25~82岁之间,平均年龄(52.80±2.05)岁。其中,14例患糖尿病肾病,19例患糖尿病肾病,7例患其他疾病。统计比较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均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临床护理 护理人员在8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其常规护理,内容大致如下:插管前系统清晰地讲解导管留置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要求为患者实施透析护理,并对留置导管的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透析完成后,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以及常规封官。另外,护理人员依据常见并发症,为II组40例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内容如下所示:①健康指导:留置导管前,与患者就留置导管的必要性、目的及留置导管后的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详细的沟通交流,确保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并正视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优化患者的治疗态度与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构筑治疗信心。②感染与出血护理:开展治疗前,提醒自己对各项操作均严格地落实无菌原则,如:在患者上机之前,为其进行手部的彻底消毒;佩戴消毒口罩,减少与患者交谈,以避免口腔细菌、鼻腔细菌的传播,对患者伤口造成的感染。开始工作后,在导管置入部位,遵照由里向外的原则,以安尔碘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彻底消毒,并密仔细观察导管周围皮肤变化,查看是否有红肿、出血以及脓性物质渗出等征象,若有此类征象,给予其及时彻底地处理。③血栓栓塞护理:每次透析结束后,采用0.5%碘伏纱布对导管的接口进行消毒浸泡,再采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彻底的消毒冲洗,确保导管内未有血液残留。然后,按照操作规程封管,然后换用肝素帽,以避免血液反流所造成的肝素稀释,从而切断血管通路栓塞的途径。④导管脱落护理:仔细观察导管的位置是否妥当,确保无任何问题后,以无菌纱布对导管进行固定。提醒患者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干燥,主动保护导管的稳定性,以避免导管脱落。

1.2.2 并发症统计 本次研究主要以导管脱落、出血、感染、血栓栓塞四种并发症为搜集对象。搜集完成后,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分类等处理,并转化为统计学软件中的数据库文件。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原始数据由统计人员均转化为SPSS19.0统计学软件的相关数据库文件。计数资料描述:频数(n)及构成比(%),计量资料描述:均数±标准差(±s);计数资料采用x2值法检验,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采用t值法检验。组间差异的统计结果为P<0.05时,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具体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表1中数据可看出,I组患者的四种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II组,I组总发生率为67.50%,II组总发生了为15.00%。两组患者的总发生率比较,统计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

表1 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组间比较[n(%)]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经由深静脉部位留置导管为患者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时,常见的血栓栓塞、出血、感染、导管脱落等问题具有可控性。[3]护理人员针对此结论,应当着力加强学习,切实掌握这一治疗方案的优劣之处,同时熟悉相关并发症的诱发原因、并发症出现的征象,以及对于各类并发症的应对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

我院此次对于80例患者的研究发现,患者在治疗中,的确容易出现血栓栓塞、出血、感染、导管脱落等问题,其中,经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总发生率为67.50%,经强化护理的40例患者总发生率为15.00%。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总发生几率,I组显著高于II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四种并发症各自的发生率,亦是I组高于II组。此研究结论与当前各项报道的结论一致,进一步从侧面证实,护理人员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强化护理,的确可以实现对于并发症的控制。

总之,临床护理人员的强化护理对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控制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总结护理经验,逐步优化护理方案,使护理的价值进一步得以发挥。

(作者单位:阜南县人民医院)

[1]钟安琪.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4,18:126-127.

[2]张桂燕.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2:35-36.

[3]林艳梅.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和临床护理[J].中外医疗,2014,35:184-185+187.

猜你喜欢
栓塞血栓导管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